第三十章 间隙(2 / 3)
那边四皇子革除王爵,下了狱,终身□□。皇后被废,禁足承德宫,五皇子受了牵连,被勒令修行。这边,皇帝的五十六岁寿宴正当开始。
下午,消息传达下来。由于朗康辙身负重伤,不便再主持寿宴,宫中的大小事宜全交由太子负责。
升龙宫中,所有的装饰都已开始布置,行色匆匆的太监、宫女们,往来搭架子、搬物什、沟通争执的忙碌,冲淡了先前不愉快的记忆,所有人都在为寿宴准备着。
除了无所事事的朗寅释。
他这个闲散王爷当得真没存在感,除开性格本身冷僻外。他既不会主动跳出来,也没什么人会主动想起他来。除非边境又闹战事,不然这个护国大将军将一直处在被搁置的状态。
在这种被搁置里,除了轻视,同样也有忌惮。他不言说也不表态,但心中明白。
该是说,从很早前,他就逐渐感觉到了。四个月前,寿宴的准备任务,三哥并没有要求自己参与。升龙山之行,三哥明明安排了刺客行动,却并没有知会自己。
如今,作为三哥最好的辅助者,他仍旧没有被父皇安排接手寿宴的工作。父皇是与三哥商讨交接工作的,三哥不可能没给出意见。
相比之下,太子不愿意留着朗康辙的人在手边工作,倒是最能理解的。
朗寅释笑了笑。再迟钝的人也该发现端倪了。
当你发觉,自己孤立无援,却又被迫往前走;当你发现,你是他人的利器,可你却无能自保;当你发现,你徒劳地奉献,却可能不得善终。
你全心帮助的人,并不信任你,相反却一直在默默地消耗你时,面对这个皇位,你还会这么淡然吗?原以为与世无争,一切就会平和的结束,可人心,才是最遥远的距离。
也许,陷入是必然的,挣扎,也是必然的。
站在升龙宫的冷风里,朗寅释这样想到。
前几日风光无限的皇后、皇子,今日已无人问津。历史永远是胜利者书写的,而他朗寅释,绝不愿意受任何人摆布。
哪怕是亲兄弟,也不行。
升龙宴当天,朗康辙大手笔一心策划的升龙大宴流水席,在行宫正殿广场前,可以坐进百名官员。
广场边的十八樽石柱高大矗天,蟠龙游凤相雕啄,金银云纹相装饰,文字诗歌相篆刻。中前方高台前,置一青铜九鼎,象征四海五湖相归,九州一统,千秋盛世。鼎上铭文皆为歌功颂德之辞,描绘当今皇帝的盛世家业。皇帝所处高台阁间,四方端正,有乾坤开拓之意。
前廊露天,围栏环绕,皇帝可以站于此,迎接臣子的朝拜。
从高台向下,皆摆上了时令开放的花卉,百花争艳,浓妆淡抹总相宜。再道文武百官,个个精神抖擞,衣冠整齐,谦逊有礼,恭守两侧。佳人嫔妃,艳若桃花,色如晚霞,盛装华服,乌丝长带蹁跹,裙摆盈然,花香萦绕,坐在贵榻上,顾盼生辉。皇子们,两旁随立,个个如天神降临,英姿飒爽,俊采非凡。身着不同色调的锦缎,有文有武,有硬朗豪迈的,有温驯谦和的,有俊秀清敛的,有卓然雄霸的,还有冷峻桀骜的……
皇帝端坐中央龙椅上,心中大悦,看着碧空,顿生天下万物尽归一握的畅快爽朗之感。
“好!好!好!” 皇帝连发三声满意之赞。
“天佑我天朗万寿无疆!皇上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哈哈——好!朕甚慰,朕幸得有众爱卿!当普天同庆!”
…… ……
太阳西沉,晚宴正式开始。
去往宴饮殿的路上时,朗寅释遇到了朗康辙,他正立在路中央,和大臣们交谈。
“三哥,我有一事要问你。”
见朗寅释问得认真,朗康辙屏退他人,问道,“什么事。”
“不过是我心中始终有个疑惑,那日父皇找三哥商谈,三哥为何要把寿宴交给太子来办?何时起,三哥不忌惮太子了?” ↑返回顶部↑
下午,消息传达下来。由于朗康辙身负重伤,不便再主持寿宴,宫中的大小事宜全交由太子负责。
升龙宫中,所有的装饰都已开始布置,行色匆匆的太监、宫女们,往来搭架子、搬物什、沟通争执的忙碌,冲淡了先前不愉快的记忆,所有人都在为寿宴准备着。
除了无所事事的朗寅释。
他这个闲散王爷当得真没存在感,除开性格本身冷僻外。他既不会主动跳出来,也没什么人会主动想起他来。除非边境又闹战事,不然这个护国大将军将一直处在被搁置的状态。
在这种被搁置里,除了轻视,同样也有忌惮。他不言说也不表态,但心中明白。
该是说,从很早前,他就逐渐感觉到了。四个月前,寿宴的准备任务,三哥并没有要求自己参与。升龙山之行,三哥明明安排了刺客行动,却并没有知会自己。
如今,作为三哥最好的辅助者,他仍旧没有被父皇安排接手寿宴的工作。父皇是与三哥商讨交接工作的,三哥不可能没给出意见。
相比之下,太子不愿意留着朗康辙的人在手边工作,倒是最能理解的。
朗寅释笑了笑。再迟钝的人也该发现端倪了。
当你发觉,自己孤立无援,却又被迫往前走;当你发现,你是他人的利器,可你却无能自保;当你发现,你徒劳地奉献,却可能不得善终。
你全心帮助的人,并不信任你,相反却一直在默默地消耗你时,面对这个皇位,你还会这么淡然吗?原以为与世无争,一切就会平和的结束,可人心,才是最遥远的距离。
也许,陷入是必然的,挣扎,也是必然的。
站在升龙宫的冷风里,朗寅释这样想到。
前几日风光无限的皇后、皇子,今日已无人问津。历史永远是胜利者书写的,而他朗寅释,绝不愿意受任何人摆布。
哪怕是亲兄弟,也不行。
升龙宴当天,朗康辙大手笔一心策划的升龙大宴流水席,在行宫正殿广场前,可以坐进百名官员。
广场边的十八樽石柱高大矗天,蟠龙游凤相雕啄,金银云纹相装饰,文字诗歌相篆刻。中前方高台前,置一青铜九鼎,象征四海五湖相归,九州一统,千秋盛世。鼎上铭文皆为歌功颂德之辞,描绘当今皇帝的盛世家业。皇帝所处高台阁间,四方端正,有乾坤开拓之意。
前廊露天,围栏环绕,皇帝可以站于此,迎接臣子的朝拜。
从高台向下,皆摆上了时令开放的花卉,百花争艳,浓妆淡抹总相宜。再道文武百官,个个精神抖擞,衣冠整齐,谦逊有礼,恭守两侧。佳人嫔妃,艳若桃花,色如晚霞,盛装华服,乌丝长带蹁跹,裙摆盈然,花香萦绕,坐在贵榻上,顾盼生辉。皇子们,两旁随立,个个如天神降临,英姿飒爽,俊采非凡。身着不同色调的锦缎,有文有武,有硬朗豪迈的,有温驯谦和的,有俊秀清敛的,有卓然雄霸的,还有冷峻桀骜的……
皇帝端坐中央龙椅上,心中大悦,看着碧空,顿生天下万物尽归一握的畅快爽朗之感。
“好!好!好!” 皇帝连发三声满意之赞。
“天佑我天朗万寿无疆!皇上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哈哈——好!朕甚慰,朕幸得有众爱卿!当普天同庆!”
…… ……
太阳西沉,晚宴正式开始。
去往宴饮殿的路上时,朗寅释遇到了朗康辙,他正立在路中央,和大臣们交谈。
“三哥,我有一事要问你。”
见朗寅释问得认真,朗康辙屏退他人,问道,“什么事。”
“不过是我心中始终有个疑惑,那日父皇找三哥商谈,三哥为何要把寿宴交给太子来办?何时起,三哥不忌惮太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