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误会(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与东宫之事洗不脱关系,四皇子近来被搞得灰头土脸,他名下的许多商产都被挤压倒闭了,还后院失火,内部起矛盾,一众幕僚也走了不少。皇后娘娘那边,他也不讨巧,被骂了个半死,纵使父皇什么都没说,他知道自己现在处境不妙。
  一连串的倒霉事情,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是太子在报复。朗启凡窝囊得很,却不得不安分一段时间,不然,就真是顶风作案,往火坑里跳了。
  也因为他和太子之间的恩怨,朗康辙和朗寅释这边倒是过了一段安稳日子。可惜,宫廷是个是非之地,安稳的日子并不长久。
  首先是皇帝五十六岁的生辰,就在三个月后,朗沐威打算叫上皇室近亲一起去趟升龙山,小住个三五天,过完生辰再回来。此事交给了朗康辙准备。
  另一件事则是,朗康辙请求皇帝为他和右相之女指婚。
  这个举措不说让朗沐威吃惊,整个朝野都感到很惊讶。西陵公主墨子幽受邀前来天朗,也不过才是三个月多前的事情。当时大臣们都以为,心高气傲的朗康辙是把目光瞄向了西陵,要与西陵联姻。
  关于这件事情,朗沐威抱以喜忧参半的态度。喜得是,与西陵联姻,对天朗来说,绝对是好事一件,天朗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西陵愿意和天朗联姻,朗沐威求之不得。
  忧得是,凭借朗康辙现在的实力,娶了西陵独一无二的公主,怕是没人再能压制住他,登上皇位。太子的地位将完全无法和朗康辙相较,出于维护朝政稳定,平衡双方势力的角度考虑,朗沐威又并不乐意朗康辙娶墨子幽。
  朗沐威是很喜欢这个三子,不仅因为他是琳妃所出,也因为他是最像自己的一个儿子,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偏爱,朗康辙的势力不可能与太子相提并论。但偏爱,不代表就能纵容。
  在这个节骨眼上,朗康辙突然提出要娶右相的女儿,朗沐威不可谓不惊奇,颇有抱负的朗康辙肯收敛胃口,实在是让人意外。但右相的女儿相貌姣好,知书达理,朗康辙若娶了右相女儿,正好能平衡势力,朗沐威倒是乐见其成,只是唯独担心,会惹怒了西陵。
  谁知那边西陵及时送了一封纸函过来,说是西陵有意与天朗结秦晋之好,虽与煊王无缘,但初衷不变。朗沐威看了非常高兴,立马就答应了这桩婚事,并敦促他们尽快完婚,说是宫中好久没有喜事了,快些定下来也好冲冲晦气。于是择了黄道吉日,婚事就安排在了下个月。
  朗寅释倒是不知道西陵有这封来信,他闻讯只是长叹一声。
  “果不其然。”
  兰溢泽躺在门前的摇椅上吃水果,问道。“什么果不其然?”
  “三哥要和右相女儿成婚了。”
  “我们王爷果然料事如神!”兰溢泽钦佩道。
  “……”料你个头!朗寅释凉凉瞥他一眼,懒得回话。
  想到墨子幽身为西陵备受宠爱的幽澜公主,各国邀约不断,却唯独应了朗康辙的邀请,前来天朗游访,本身已显示了深厚的青睐。天朗皇子诸多,只应了朗康辙,也有钟情之意。偏偏三哥这个人,行事大胆,不受约束,在这个档口去娶别的女人。这叫其他人看来,岂不是背信弃义,荒唐透顶?让人家公主的面子往哪里搁?父皇竟然也答应了此事,难道就不怕西陵心存怨恨吗?
  朗寅释只能连连摇头,心下同情起墨子幽来。七公主待他真心真意,殊为难得,他心中多少有些挂念,便想着什么时候去劝导一番,以免墨子幽心情抑郁。但一连等了十几天,都遇不见她人,想是在忙着什么事情。
  很快,朗康辙的大婚便近了。
  大婚当日,人山人海,捧场的宾客自然是不消说,到处都装点着红艳艳的彩绸彩带,喜气洋洋的吹锣打鼓声直振得人头昏脑涨。
  “恭喜啊,恭喜煊王,贺喜煊王!”百官接连前来道喜。
  “同喜同喜,谢谢王大人,谢谢李大人!”除了忙里忙外的朗康辙,朗寅释作为最亲近的夫家人,也得站在王府门口,代为迎接宾客,真是手足无措。齐管家陪着朗寅释站在正门口,只觉得哪里怪怪的,让一个面瘫的烨王爷站在这里陪笑脸,谁想出来的主意?
  朗康辙遵循皇室成亲的繁琐流程,连续三天,从清早忙到了晚上,终于是等来了一句“礼成。”
  婚宴安排在了第三日晚上,整个皇宫都洋溢着喜庆之气,皇上出于偏爱的角度,把紫宸殿赐给了朗康辙大婚,此前,只有太子才有这个资格。
  大殿里,朗康辙自然是志得意满,一身新郎官打扮的他很快便喝得面色潮红,乐呵呵的接受着祝福,周边劝酒的人一层层把他围着,难得有这个机会和煊王殿下套套近乎,百官都毫不犯傻。菜品、酒品、歌舞,整个大婚现场应有尽有,皇上的赏赐成箱成车的摆在外边,等级仅次于太子大婚,可见皇上对三皇子的偏爱。
  人潮中,朗寅释到处搜索,想看看墨子幽在哪个位置。这种大型婚宴,她不可能不受到邀请,虽然,从朗寅释角度看来,这个邀请着实很羞辱人。他想找到墨子幽,好去陪着说说话,劝解一番,墨子幽不必嫁给朗康辙,若说实话,朗寅释其实是隐隐高兴的。
  人群中,他从瞥到了一抹紫金色身影,莲步轻移,从百官身后掠过,在大殿门外消失了。朗寅释想从人群中挤出来,追上去。
  “小释,”突然一只手拉住了他的肩膀,朗康辙满面酒气,醉醺醺的扶着他道,“哥哥喝不动了,你帮我顶一顶。”说罢,拍了拍他的肩膀。
  朗康辙几个退步,从人群中撤下来。大臣们上来把朗寅释围住,“烨王殿下,您和煊王可是一母所出,您可得替煊王担一担这福气啊,喝少了,那是说不过去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