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承包之路不能停(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让他们可都有些受宠若惊。
  因为工匠一直都在鄙视链的底层。
  什么时候,我们变得吃香了,每年只需要缴五分钱,就能够享受医疗,这跟免费有什么区别。
  这必须要签啊!
  这么一来,其他商人也只能表示支持。
  这再不表示的话,可能会失去人心的。
  很快,几乎所有的作坊都答应这个医保计划。
  其实最不愿意签的,是那些大作坊,而不是小作坊,因为小作坊就是人少,而且多半都是一家人,他们是自己帮自己买,这他们当然愿意,谁人不生病。
  大作坊支付医保费不少。
  如果规模达到一千人,那每年就得多缴纳一百五十两的医保费用。
  但是,这可以帮他们留住工匠。
  尤其是在郭淡提出技术调整的基础上,要发展技术,工匠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卫辉府有医保,苏州没有医保,哪怕他们给出的酬劳低一些,工匠可能为了这医保,选择留在卫辉府。
  这也是为什么郭淡先提出产业调整,再论医保。
  因为两者是有关联的。
  郭淡很快就公布正式得医保计划。
  以作坊为单位,来签订医保契约。
  每个人每年两钱,作坊负担一钱五,个人负担五分。
  个体户单独投医保,也是可以的,但是每年必须缴纳五钱,缴足三年,才有资格享受医保。
  这基本上就杜绝个体户。
  因为就当代人的思想,天知道这医保能不能维持三年,说得再凄惨一点,我能不能够活到三年后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那么去作坊做事,或者去地主家干活,渐渐变得更加吸引人。
  这也让那些文人游客们非常郁闷,感情这医保跟我们毫无关系。
  当然,其中还是有诸多限制的,这年纪大的,医保钱要更多,这还只是针对作坊,个体户那就更高,基本可以说他们肯定不会买。
  这一回只是商业合作,就是作坊与医学院签订契约,没有通过律法的形式来颁布,但是法院本身就必须确保契约的有效性。
  另外,郭淡将医保卡交予三院来发放。
  而这医保卡将成为卫辉府的户籍卡。
  上面要登记姓名,家庭住址,家庭人员,出生年月。
  是非常详细的。
  这户籍其实是卫辉府的一大隐患,托明朝廷的福,死活肯坚持祖宗定下商籍匠籍制度,但这玩意又真不香,反而令工匠商人受鄙视,明朝廷又没有之前的管控能力,导致商籍、匠籍是一团乱。
  卫辉府最近几年又来很多外来人,如果按照来律法来说,他们可都不是通过正规渠道来的,只不过上面不管这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