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节(2 / 4)
觉得自己应该考虑下以后有大爷在的时候,进屋服侍时也许应当闭紧眼睛装瞎子。
明明她只是个旁观者,这个时候竟然都觉得脸颊发烫,害羞得好想夺门而出了。
春归俨然也被兰庭这手忽然的情深缱绻和卿卿我我晃得小鹿乱撞,难得的面红耳热了,却只以为是这段时间兰庭忙于公务,有些内疚不如过去一般体贴关心她,她瞄见青萍已经故作镇定的出去了,踮起脚,回应了一个亲吻,就笑着把兰庭往外推:“眼看一阵就有场恶战得打呢,大爷还紧顾着在这儿女情长。”
兰庭有些无奈,他是已经觉察了危机,但看来春归还没意识到那位的图谋不轨,而这层窗户子捅破无益,他也只能更加努力取悦春归,只要他们之间不生嫌隙牢不可破,才可能慢慢打消那位的企图心。
情感之事,在兰庭看来不是已经有了婚姻的约制就永不能再生变折了,就算那人的企图十分
危险,为世俗礼法所不容,但他更不愿的是春归也会因为那人的影响,深陷于情感和德礼间的取舍挣扎,他不需要一个因为畏惧世俗礼法的谴责,只能忠实于婚姻的妻子,他需要的是春归真真正正初心不改矢志不移,不会遗憾此生和另外的人,相逢恨晚。
他希望春归一直认定,她已经得到了最好的爱人和姻缘,就如过去和现在一样,看也不多看旁人一眼。
今后也是如此。
他不愿追问春归为何和周王在明河榭私见,不是因为他不在意,而是因为他太在意。
他害怕那个原因其实非他乐见,无论怎么抉择都再也无法幸福美满。
要说怨气,兰庭当然有,针对的是周王。
他还没有宽容大度到对周王的企图心体谅理解的地步,这几晚他甚至也会懊恼,检讨自己当初做出辅佐周王的决定,我为你赴汤蹈火,陪上阖族兴衰荣辱效命,你在做什么?你知道不知道你的居心和行为也许会把所有人都拖入一场浩劫?!但兰庭不是冲动的人,就像他其实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决心辅佐周王,从来不是因为私情私交,所以他无法谴责周王怀有这样的居心,就失去了成为社稷之主的资格。
毕竟,周王眼下并没有做出有损大局的行为。
只但愿春归不做任何回应的话,周王会打消他这危险的欲望,莫再执迷不悟。
周王只要能安心做一个中兴盛世的社稷之主,律己以率天下,赵兰庭也一直会做一个忠于君国的臣子,无论对谁而言,于公于私,这都是一个最好的结果。
不需要他的劝谏,周王应当明白如此浅显的道理。
兰庭当面对周王时,仍然不动声色。
此时公审并未开始,南京诸臣公官员还没有获许进入宣德厅,空空荡荡的公堂后,那间被雕花屏挡隔出的茶室里,望出去的小小庭院,一丛木芙蓉正吐艳争奇,只是江南入秋,渐少晴明,今日便是阴沉的天气,少了朝阳灿照,使得芳朵似乎都略失/精神。
周王喝着茶,决定和兰庭闲聊一阵。
------------
第645章 大战之前
说的竟然是有关李济夫妻两的事。
“李济这会儿子倒是着慌着急的,听说他家娘子下定决心要和他和离,求情都求到我跟前儿来了,想着我能让陶氏去替他说和说和,大约他已经在迳勿这里碰了钉子吧,认真是走投无路了,我也没想着管他这档子闲事,怎知昨儿夜里,陶氏竟主动提起了,说什么她想着丁娘子若肯让步,不同李济闹和离,更有利于李、丁两家的盟好,李乾元也会铁了心的投效,对咱们当然有利,不过陶氏还算有自知之明,情知这事她说和不了,需要让顾宜人出马,可陶氏一张口,顾宜人就毫不犹豫拒绝了。”
兰庭看了周王一眼:“陶才人有异议?”
“她就是个鼠目寸光的女人,那些阴阳怪气的话我也懒得重复,只是……那日李济和丁娘子当众争执的话许多人都在场听闻,而今申氏中毒案真相大白,也没人敢再议论丁娘子毒杀侧室,但还有些闲言碎语,指责丁娘子这个做妻子的竟然胆敢掌掴夫主,且直言对李济心存厌鄙根本便没有夫妻之情,而今又闹着和离,难不成还想着将来另嫁?大多都觉丁娘子的言行有违礼法,不守妇道,别说今后密切来往,仿佛说句话都得受到丁娘子的玷污般。所以顾宜人竟然还能出面维护丁娘子,与之交近,在这些人看来可谓是咄咄怪事。”
兰庭冷笑:“内子与丁娘子交好,是看重丁娘子的品性,谁说为人妻者就必须对夫主一心一意?李济可曾对丁娘子一心一意过?他们两个空有夫妻之名,李济又一直心有另属,丁娘子提出和离难道就是罪大恶极?”
“我和迳勿是见解一致。”周王悠哉游哉喝了口茶:“既无真情实意,又何必受婚姻礼法拘束,同床异梦已经足够可悲,更不要说连同床异梦都做不到了,丁娘子提出和离再正常不过,李济下力气挽回,又不是当真对丁娘子有情,无非是感觉到了仕途岌岌可危,说到底是为了利益二字罢了。”
兰庭才算听明白了周王的言外之意,神色平静:“人心最是不能勉强,这个道理想必殿下与庭也是见解一致的。”
周王挑了挑眉,微微一笑而没有再继续闲聊了。
又说春归此时,正在和殷氏叙话。 ↑返回顶部↑
明明她只是个旁观者,这个时候竟然都觉得脸颊发烫,害羞得好想夺门而出了。
春归俨然也被兰庭这手忽然的情深缱绻和卿卿我我晃得小鹿乱撞,难得的面红耳热了,却只以为是这段时间兰庭忙于公务,有些内疚不如过去一般体贴关心她,她瞄见青萍已经故作镇定的出去了,踮起脚,回应了一个亲吻,就笑着把兰庭往外推:“眼看一阵就有场恶战得打呢,大爷还紧顾着在这儿女情长。”
兰庭有些无奈,他是已经觉察了危机,但看来春归还没意识到那位的图谋不轨,而这层窗户子捅破无益,他也只能更加努力取悦春归,只要他们之间不生嫌隙牢不可破,才可能慢慢打消那位的企图心。
情感之事,在兰庭看来不是已经有了婚姻的约制就永不能再生变折了,就算那人的企图十分
危险,为世俗礼法所不容,但他更不愿的是春归也会因为那人的影响,深陷于情感和德礼间的取舍挣扎,他不需要一个因为畏惧世俗礼法的谴责,只能忠实于婚姻的妻子,他需要的是春归真真正正初心不改矢志不移,不会遗憾此生和另外的人,相逢恨晚。
他希望春归一直认定,她已经得到了最好的爱人和姻缘,就如过去和现在一样,看也不多看旁人一眼。
今后也是如此。
他不愿追问春归为何和周王在明河榭私见,不是因为他不在意,而是因为他太在意。
他害怕那个原因其实非他乐见,无论怎么抉择都再也无法幸福美满。
要说怨气,兰庭当然有,针对的是周王。
他还没有宽容大度到对周王的企图心体谅理解的地步,这几晚他甚至也会懊恼,检讨自己当初做出辅佐周王的决定,我为你赴汤蹈火,陪上阖族兴衰荣辱效命,你在做什么?你知道不知道你的居心和行为也许会把所有人都拖入一场浩劫?!但兰庭不是冲动的人,就像他其实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决心辅佐周王,从来不是因为私情私交,所以他无法谴责周王怀有这样的居心,就失去了成为社稷之主的资格。
毕竟,周王眼下并没有做出有损大局的行为。
只但愿春归不做任何回应的话,周王会打消他这危险的欲望,莫再执迷不悟。
周王只要能安心做一个中兴盛世的社稷之主,律己以率天下,赵兰庭也一直会做一个忠于君国的臣子,无论对谁而言,于公于私,这都是一个最好的结果。
不需要他的劝谏,周王应当明白如此浅显的道理。
兰庭当面对周王时,仍然不动声色。
此时公审并未开始,南京诸臣公官员还没有获许进入宣德厅,空空荡荡的公堂后,那间被雕花屏挡隔出的茶室里,望出去的小小庭院,一丛木芙蓉正吐艳争奇,只是江南入秋,渐少晴明,今日便是阴沉的天气,少了朝阳灿照,使得芳朵似乎都略失/精神。
周王喝着茶,决定和兰庭闲聊一阵。
------------
第645章 大战之前
说的竟然是有关李济夫妻两的事。
“李济这会儿子倒是着慌着急的,听说他家娘子下定决心要和他和离,求情都求到我跟前儿来了,想着我能让陶氏去替他说和说和,大约他已经在迳勿这里碰了钉子吧,认真是走投无路了,我也没想着管他这档子闲事,怎知昨儿夜里,陶氏竟主动提起了,说什么她想着丁娘子若肯让步,不同李济闹和离,更有利于李、丁两家的盟好,李乾元也会铁了心的投效,对咱们当然有利,不过陶氏还算有自知之明,情知这事她说和不了,需要让顾宜人出马,可陶氏一张口,顾宜人就毫不犹豫拒绝了。”
兰庭看了周王一眼:“陶才人有异议?”
“她就是个鼠目寸光的女人,那些阴阳怪气的话我也懒得重复,只是……那日李济和丁娘子当众争执的话许多人都在场听闻,而今申氏中毒案真相大白,也没人敢再议论丁娘子毒杀侧室,但还有些闲言碎语,指责丁娘子这个做妻子的竟然胆敢掌掴夫主,且直言对李济心存厌鄙根本便没有夫妻之情,而今又闹着和离,难不成还想着将来另嫁?大多都觉丁娘子的言行有违礼法,不守妇道,别说今后密切来往,仿佛说句话都得受到丁娘子的玷污般。所以顾宜人竟然还能出面维护丁娘子,与之交近,在这些人看来可谓是咄咄怪事。”
兰庭冷笑:“内子与丁娘子交好,是看重丁娘子的品性,谁说为人妻者就必须对夫主一心一意?李济可曾对丁娘子一心一意过?他们两个空有夫妻之名,李济又一直心有另属,丁娘子提出和离难道就是罪大恶极?”
“我和迳勿是见解一致。”周王悠哉游哉喝了口茶:“既无真情实意,又何必受婚姻礼法拘束,同床异梦已经足够可悲,更不要说连同床异梦都做不到了,丁娘子提出和离再正常不过,李济下力气挽回,又不是当真对丁娘子有情,无非是感觉到了仕途岌岌可危,说到底是为了利益二字罢了。”
兰庭才算听明白了周王的言外之意,神色平静:“人心最是不能勉强,这个道理想必殿下与庭也是见解一致的。”
周王挑了挑眉,微微一笑而没有再继续闲聊了。
又说春归此时,正在和殷氏叙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