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记_55(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幸柳大人明察秋毫查出税银的下落,这下落舅舅是真不知。那为何李天宝要一口咬定税银已经交付,却只口不提是他私自藏起来。李天宝所犯之罪是死罪,然他是从犯,舅舅没事,儿臣自要保他家人不受牵连,不然,日后再无臣会信任儿臣。若是说他是想把税银留给后代。但是税银一直找不到,舅舅定然要有事,到那时儿臣自然也顾不上他的家人,一并株连,也没命享受这个银子。”
  “李天宝和舅舅相熟,在外人看来,他俨然已经站在儿臣身后。”太子沉痛说,“然而对儿臣的这一刀,恰好是这个朝臣,父皇都认为是我的人捅来。他能捅这刀,那其他人会不会也捅刀?”
  “想到这儿臣毛骨悚立,几乎不能成眠。”太子说完跪下,“父皇,儿臣当真是失败,儿臣毫无辨人之能力,如此回头看,跟随儿臣之人都为居心叵测之辈,依靠儿臣的名头在外贪污枉法,坏事做尽,儿臣却一概不知。”
  “你呀。”皇帝苍老的嗓子感叹一声。“是朕把你教的过于仁厚了吗?”
  “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三条你只做到了一条,用人不疑。”皇帝说,“可是太子啊,做皇帝怎么能不疑呢?”
  “儿臣有罪,愧对父皇教诲。”太子俯首说。
  “自你开阁讲学,入朝听政来,你的党羽就避无可避。自然有人去追随你,为你所驱使,你手里握有利器,你肩上也背上了重壳。”皇帝说。
  “儿臣知道错了。”太子俯首说。
  “错哪了?”皇帝问。
  “错在儿臣不该招揽朝臣,朝臣与儿臣都应当只是父皇的臣子。”太子说。
  皇帝摇头,“认错说的太快,总归是有点口不对心。”
  “朕罚你闭门思过三个月,好好想想你错在哪了。”皇帝说。“你可服气?”
  “儿臣叩谢父皇隆恩。”太子说。
  太子犯事了!
  太子被圣人罚闭门思过了!
  太子要被废了!
  圣人要立新君了!
  朝廷少不得一阵好动荡,柳璟放心的准备去关外,杀夷族头目,柳珣替他招揽了不少江湖游侠,“大哥切记要量力而为。我们都在家等着你。”
  柳璟点头,看着他,“离杨峤远点。”
  “他并不偏帮太子,为何还要我离他远点?”柳珣不解。
  “他对你有非份之想。”柳璟说。
  第51章 可怜无定河边骨(十二)
  太子闭宫读书,朝野动荡,人心飘浮,税银案也未尘埃落定,柳珣自言自语道,他还有很多事呢。
  下意识的想去忘记大哥说的那句非分之想。
  人长的好看却不知道自己招人惦记,这是句假话呢,被人夸的多了总能知道自己好看,长的好看就招人惦记。从前柳珣没开窍,不管男女,他都不上心。贵族公子糜烂的私生活开始的早,身边的小丫头片子小厮都有可能是启蒙人。
  有人被骄纵的张狂,有人被骄纵的天真。柳珣就是这么一个天真人,他身边的小厮是从小跟着长大的,身边的丫头也是一道一道过筛的,除了忠心事主一点旁的心思都没有。
  等他开窍了,模模糊糊想要玩些风月,环顾四周没一个能看上眼的。七少爷眼光不高,总不能比他丑太多。那时候柳璟还在京,意外的弄断几个人的腿后,柳珣才知道,还有男人惦记着他呢。
  这正常,谁教他比小姑娘好看呢。不过那时候,柳珣对龙阳也没看法,女孩子就算长的不如他,好在香香软软,男人硬邦邦的有什么可爱。
  再后来,柳璟失踪,知道柳璟是自己的亲哥,知道家里的窘境就发奋读书,他也不是天才,也不是自幼苦读诗书,那么顺利的一次通关,或许只有那彻夜的烛火知道他的发奋。
  中了探花到了要成亲的年纪,又分家,镇国公府七公子的婚事比柳大人府上的小公子好找,但柳珣宁愿做柳大人府上的小公子,他不急,柳梁和乔氏也不愿意委屈他,找来找去,就搁下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