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耶律大石VS塞流柱联军(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这样的为敌,不是一件好事。
  但转念一想,赵桓去年在宋国的举措,他又不得摇头。
  对商人的放纵,就是你走错的第一步。
  吸取了这个教训,耶律大石在现在的辽国施行了朝廷绝对掌控商贸的制度。
  几乎由朝廷做掌控。
  辽国是接了东喀刺汗国的基础盘,前年又在喀刺汗国的王都进行了血腥的大规模贵族清洗。
  现在的政策执行起来难度非常低。
  辽国的人口并不多,不想宋国的百姓都是依附农田的固定关系,辽国的百姓有许多原本就是商人,或者放牛放羊。
  为了很好的管控,耶律大石采用了军队掌管行政的政策。
  也就是说,全国各个路,最高掌管是军队统帅。
  军人的执行力肯定是最高的。
  例如兴办纺织厂、水泥厂,开采矿石,军工厂等等,都是由官府成立相关部门,采用军事化管理。
  耶律大石很清晰记得赵桓书中一句话:集中力量办大事。
  当然,他更喜欢另一句话:当速度足够快,石头可以在水上飘起来。
  这些话听起来仿佛很普通,但里面却蕴含着精炼的哲理。
  从去年开始,辽国几乎所有的生产需求,都被官府规划。
  大部分开始服务军队,一部分为了民间需求。
  也许是受到赵桓影响,与正统历史上不同,耶律大石在辽国开始鼓吹军队至上,征服至上的理念。
  同时成立了专门的情报部门和细作部门。
  那卢婉清便是细作司的人。
  耶律大石的细作在大宋、塞流柱和天竺渗透。
  在大宋主要以挑拨内乱为主,在塞流柱和天竺,主要以刺探情报为主。
  这样的改革政策,比当年的完颜宗磐再金国玩的那一套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尴尬政策,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耶律大石也不愧是强权人物,在他的主导下,才短短一年多,新生的辽国就焕然一新。
  仿佛一个巨人在西域辽阔的大地上屹立而起。
  他的威势让西边强大的塞流柱彻夜难眠,令河中地区的诸多势力都寝食难安。
  维持了几百年的平衡被打破。
  于是,一场战争爆发了。
  前方的军情十分紧急。
  呼罗珊、西吉斯坦、伽色尼、马赞德兰、古尔等国的国王们带兵加入了塞尔柱帝国的联军,联军军队近10万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