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命要紧(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刘御司所行,确有不妥。”
  “臣附议!”
  “臣附议!”
  ……
  仿佛开了一道闸口,一瞬间就出列了十个大臣。
  很显然,大家现在要狠狠参刘彦宗一把。
  形势变得非常微妙。
  刘彦宗是谁的人?
  虞允文?周朝?还是陈旸?或者军督府?
  都不是!
  督察院和御史台是独立开来的,督察百官的。
  他是皇帝的人!
  他的言行代表了皇帝的意志。
  现在,大臣们是对皇帝纵容刘彦宗有意见了。
  皇帝的目光开始变得锋利起来。
  赵桓道:“周相公,你有什么话要说?”
  一边一直沉默不言的周朝终于开口了:“陛下,此当务之急,非刘御司之行,而是辽东之案,此案牵连之广,穷尽辽东官场,若处理不当,孔会引起战事。”
  赵桓目光转移到虞允文身上:“大相公呢?”
  “臣以为周相公所言极是,眼下是处理辽东案之时,先解决最紧急的问题。”
  赵桓面色稍微缓下来。
  其他大臣心中各自所思起来。
  丁秋低着头,瞥了一眼周朝,心里道:看来周相公是彻底放弃郭怀义了,不想再趟这趟浑水,甚至连这么好的机会(整垮刘彦宗)都不想抓住,想来是因为年事已高,再任职两年便想着全身而退了。
  想到这里,丁秋也沉默下来,既然周朝都想着安稳过两年,自己暂时也犯不着在此时去硬碰了。
  只是自己今天第一个站出来弹劾了刘彦宗,怕是要被记仇了。
  皇帝的御案上放着两份奏疏,分别是刘彦宗和李纲所写,还有一份奏书,是刘彦宗写给虞允文的。
  刘彦宗负责汇报辽东的情况,而李纲则除了汇报情况以外,还写了诸多解决方案。
  赵桓面色恢复平静,淡淡道:“周相公对辽东怎么看?”
  “辽东之案,其根由不在官,而在旧贵,金国之旧贵,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趋附在辽地,败坏清廉,遮蔽圣眼。”
  周朝脸上每一根皱纹都散发出刚正不阿的气息:“欲清辽地之患,先除旧贵。”
  这里的旧贵,自然是指女真贵族、渤海贵族,以及汉人世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