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天竺(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在六年前,皇帝就强迫政事堂搞出一条很短的铁轨,但是那条铁轨根本无法正常使用。
  好事多磨,大宋第一条铁路足足修了六年。
  但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大宋的经济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主要受到了技术、交通、信息传递、人口教育以及传统理念这些因素的限制。
  技术的提升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能看在眼里改善的就是交通和信息传递,以及人口教育。
  当经济达到一定规模后,传统理念自然就变了。
  人都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不能适应的就会被淘汰,这是不变的真理。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交通和信息传递,都是赵桓要不断加强的。
  在春节来临之际,政事堂提交了未来五年的铁轨规划蓝图。
  这比公路对大宋的经济更加有利。
  第一条是东京到幽州的京幽线,它贯穿了濮阳、大名府、正定镇(石家庄)、真定府、幽州。
  将开封府与河北路、燕云路串联了起来。
  第二条是从东京到西京长安的,它贯穿了郑州、洛阳,西进抵达商洛后,直达长安。
  第三条则是从东京到东都杭州,它贯穿了应天府、徐州、滁州、金陵,最后抵达杭州。
  第四条是从东京城到南都广州的,它贯穿了许州(许昌)、汝阳、信阳、江陵、潭州(长沙)、衡州,从衡州进入韶州,抵达广州。
  第五条则是从东京城抵达成都府的,这是一条非常难建成的铁路。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不是说着好玩的。
  但依然规划进去了。
  而第六条,则是从东京城抵达西南战区,进入广南西路,延伸到交州。
  这是一条比京广线还要长的铁路,因为西南多山,所以这条铁路并不直接走西南。
  而是先笔直南下,过江陵府和潭州,再进入广南西路,经过钦州,进入交州,一直延伸到九龙江平原。
  这可以说是靖康十一年来,耗子最为宏大的提案。
  政事堂预计修建成这六条铁路,需要消耗的资金将达3亿贯钱。
  一贯钱等于465元,如果这样来换算,需要1395亿元。
  而这六条铁路为大宋带来的经济效益,则远远不止3亿贯,它对未来三十年的运输都起到了质的改变。
  赵桓愿意拨这笔钱去完成这件事。
  只是,督察院怕是有得忙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