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0)(2 / 4)
烧出来的木炭是冶铁所需要的。
虽说他们已经有煤作为更高效的燃料,但沈怀瑾不具备给煤脱硫的能力,硫又是致铁发脆而无法继续锻造的罪魁祸首,因此目前来说,冶铁只能用木炭,温度的问题要靠风箱来解决。
锯来的木柴被他竖着从高到矮地被摆成了圆锥形,然后用处理过的黏土裹上一层,只留下顶端的烟口和底部的通风口。
他从顶端点燃了柴火,看着火焰往下侵蚀,直到通风口处可见火光,沈怀瑾才将底部的几个口子封上,让窑中的木柴慢慢燃烧。
再回看大家的努力成果,沈怀瑾不由哑然失笑。
原来兽人们第一次建窑,又着急看到结果,没听沈怀瑾的劝,一下把黏土垒得老高。如今还没硬化的底部吃重后自然有些不稳,正是摇摇欲坠的样子。
大家见沈怀瑾望了过来,更是焦急,尤其是厉,恨不得拿身子去托那堵泥巴。
沈怀瑾拍拍厉的后腰,看着一个个人高马大却又面红耳赤的兽人们,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聊聊欲速则不达的故事。
不管怎样,这座摇摇欲坠的半成品是没用了,他指挥着大家挖去了上端部分,然后继续加固底端。
这回有他看着,大家往窑体中放了些柴火点燃,火焰的温度能够加速周边黏土的干燥。一直等到底部硬化得差不多了,大家才敢往上继续垒土。
沈怀瑾看得出大家都很心急,他也理解这种心态,让大家都别傻等着烘干,自己找块地建新的去,他则各处巡逻,指导不足的地方。
由于这次建造的窑子要比之前的大,而中途又失败过,一天之内,大家连一个像样的都没能制成。
对沈怀瑾来说这是平常事,兽人们却有些蔫蔫的,连一向自信的厉也在回去的路上耷拉着脑袋,看着好不失落。
沈怀瑾在心里暗自偷笑。厉这队伍里的兽人们都偏年轻,平时大家关系很好,但在干活时难免会有些吊儿郎当,让他们吃个亏长长记性也好。
第二天是岩领着来建设基地。这支队伍明显沉稳许多,也很听从沈怀瑾的意见。
沈怀瑾照例是先解释了图纸,再进行实际操作。前一日垒好的黏土已经完全硬化,此时只要继续往上垒就是。
他来回走动,调整着有些兽人的错误做法,说到底这也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渐渐的,大家都娴熟了起来,不必沈怀瑾多操心。
他放心地跑到一边,又烧了一窑子的木炭,为日后的冶铁做准备。
岩他们学得很快,但现实所限,还是没能建造出一座成品窑来。
到了第三天,在前人的基础上,凛他们终于完成了头几座的石灰窑。
兽人们围着这泥疙瘩转了好几圈,还是不解,有个就忍不住问道:瑾,我们花了这么久建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如果像你说的那样需要烧石头,我们直接用火堆烧不就得了。
沈怀瑾摇摇头,火堆里的火和窑炉里的火可不一样,烧石头需要很高的温度,那是火堆里的火焰达不到的。
见兽人们还是半信半疑的样子,沈怀瑾挑眉一笑,不信?我们可以试试。
行,让我们试试!
正好附近的石林遍布石灰岩,他让兽人们搬来了些,敲碎后,一层石灰石一层燃料地堆在石灰窑中,然后从上方点火。
火焰逐渐地往下,直到整个窑内都燃烧了起来。
沈怀瑾持续地往里添加着燃料,火焰也从一开始的暗红色慢慢变成了橘红色,观察到这一现象的兽人们忍不住低呼出声。
大家原本只偶尔在山谷中瞧见沈怀瑾烧窑,却不知道里面的具体情况,没想到同样的火焰,火堆里的和窑炉里的还真能不一样!
凛忍不住问道:难道颜色不同的火焰温度也不同吗?那还有其它颜色的火焰吗?
当然。沈怀瑾不假思索道:如果温度再高些,甚至还会出现白色的火焰,只可惜按照我们目前的条件是无法达到的。 ↑返回顶部↑
虽说他们已经有煤作为更高效的燃料,但沈怀瑾不具备给煤脱硫的能力,硫又是致铁发脆而无法继续锻造的罪魁祸首,因此目前来说,冶铁只能用木炭,温度的问题要靠风箱来解决。
锯来的木柴被他竖着从高到矮地被摆成了圆锥形,然后用处理过的黏土裹上一层,只留下顶端的烟口和底部的通风口。
他从顶端点燃了柴火,看着火焰往下侵蚀,直到通风口处可见火光,沈怀瑾才将底部的几个口子封上,让窑中的木柴慢慢燃烧。
再回看大家的努力成果,沈怀瑾不由哑然失笑。
原来兽人们第一次建窑,又着急看到结果,没听沈怀瑾的劝,一下把黏土垒得老高。如今还没硬化的底部吃重后自然有些不稳,正是摇摇欲坠的样子。
大家见沈怀瑾望了过来,更是焦急,尤其是厉,恨不得拿身子去托那堵泥巴。
沈怀瑾拍拍厉的后腰,看着一个个人高马大却又面红耳赤的兽人们,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聊聊欲速则不达的故事。
不管怎样,这座摇摇欲坠的半成品是没用了,他指挥着大家挖去了上端部分,然后继续加固底端。
这回有他看着,大家往窑体中放了些柴火点燃,火焰的温度能够加速周边黏土的干燥。一直等到底部硬化得差不多了,大家才敢往上继续垒土。
沈怀瑾看得出大家都很心急,他也理解这种心态,让大家都别傻等着烘干,自己找块地建新的去,他则各处巡逻,指导不足的地方。
由于这次建造的窑子要比之前的大,而中途又失败过,一天之内,大家连一个像样的都没能制成。
对沈怀瑾来说这是平常事,兽人们却有些蔫蔫的,连一向自信的厉也在回去的路上耷拉着脑袋,看着好不失落。
沈怀瑾在心里暗自偷笑。厉这队伍里的兽人们都偏年轻,平时大家关系很好,但在干活时难免会有些吊儿郎当,让他们吃个亏长长记性也好。
第二天是岩领着来建设基地。这支队伍明显沉稳许多,也很听从沈怀瑾的意见。
沈怀瑾照例是先解释了图纸,再进行实际操作。前一日垒好的黏土已经完全硬化,此时只要继续往上垒就是。
他来回走动,调整着有些兽人的错误做法,说到底这也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渐渐的,大家都娴熟了起来,不必沈怀瑾多操心。
他放心地跑到一边,又烧了一窑子的木炭,为日后的冶铁做准备。
岩他们学得很快,但现实所限,还是没能建造出一座成品窑来。
到了第三天,在前人的基础上,凛他们终于完成了头几座的石灰窑。
兽人们围着这泥疙瘩转了好几圈,还是不解,有个就忍不住问道:瑾,我们花了这么久建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如果像你说的那样需要烧石头,我们直接用火堆烧不就得了。
沈怀瑾摇摇头,火堆里的火和窑炉里的火可不一样,烧石头需要很高的温度,那是火堆里的火焰达不到的。
见兽人们还是半信半疑的样子,沈怀瑾挑眉一笑,不信?我们可以试试。
行,让我们试试!
正好附近的石林遍布石灰岩,他让兽人们搬来了些,敲碎后,一层石灰石一层燃料地堆在石灰窑中,然后从上方点火。
火焰逐渐地往下,直到整个窑内都燃烧了起来。
沈怀瑾持续地往里添加着燃料,火焰也从一开始的暗红色慢慢变成了橘红色,观察到这一现象的兽人们忍不住低呼出声。
大家原本只偶尔在山谷中瞧见沈怀瑾烧窑,却不知道里面的具体情况,没想到同样的火焰,火堆里的和窑炉里的还真能不一样!
凛忍不住问道:难道颜色不同的火焰温度也不同吗?那还有其它颜色的火焰吗?
当然。沈怀瑾不假思索道:如果温度再高些,甚至还会出现白色的火焰,只可惜按照我们目前的条件是无法达到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