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怀瑾挑了挑眉,根本不在乎他的死鸭子嘴硬,总归立威的效果成了,部落其他人已经认可了他,多阳一个少阳一个又有什么区别。
  接下来几天,正式成为巫徒的沈怀瑾又养成了每天去修那儿打卡的习惯,不过这次不再是学习兽人语,而是学习部落大巫需要的知识。
  但说到底,修在成为大巫之前也不过是个成年没多久的巫助罢了,不会调制圣水,也没有祭祀能力沟通兽神,研制草药方面沈怀瑾自己就精通,确实没什么可以教的。
  修于是着重为他讲解了东大陆的地理分布和大河部落的历史。
  东大陆大致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中部的莽兽丛林,东部的狂风原,南部的天河原,西部的临山原和北部的石火原。
  大河部落原本定居在狂风原的一条大河边上,猎物丰富,附近还有盐湖,大河部落富庶而强大,是狂风原的第一大部落。
  然而东大陆每百年都会爆发一次兽潮,彼时莽兽丛林中心最凶残狂暴的野兽倾巢而出,随机袭击一个或两个原。
  上次兽潮提前爆发,而部落忽视了大灾来临前的预警,直到兽群倾巢而出,毫无准备的大河部落被袭击得七零八落,剩下的成员铤而走险,逆着兽潮方向,穿过莽兽丛林,迁徙到了西边的临山原上定居。
  只是路途遥远艰辛,兽潮中的幸存者也在途中陆续死去,走到临山原时只剩下了最强大的首领、当时还是个巫徒的修、零星的几个成年兽人以及一些被父亲以死亡作为代价换来生路的未成年崽子们。
  修自此成为了大巫,种下了逃亡时匆忙挖下的一棵圣兽树,只可惜修的祭祀天赋不高,从小只被当作巫助培养,只会些巫医与简单的祈祷,而调制圣水只有巫徒可以学,因此那一棵瘦小圣兽树虽被种活了,却呈现衰败景象,二十个炎寒不曾结果,之后也是结果平平。
  本就穷途末路的大河遭遇了人口危机。恢复了近一百年,如今部落才有了一百出头的人口。
  而且由于圣兽果品质不高,一百年来大河部落都没有成功出孕育出一个具有祭祀天赋的亚兽,因此大巫身边并没有巫徒,只有两个巫助做辅助。
  修与其说是在讲解,其实是在倾诉这些年的悲痛与自责,和他共享这段历史的兽人和亚兽们身体多有损伤,大部分已经接连死去,留他怀抱着这段关于血与泪的记忆,在无尽的痛苦中,静默地等待着一个能代替他带着大河部落走下去的可能。
  沈怀瑾终于明白大巫为何能如此孤注一掷。
  他活在黑暗中,太久也太累了,以至于看到一点光亮,就能奋不顾身去追。
  第21章 、承认
  沈怀瑾听了大河部落的遭遇,虽不能感同身受,却也为之难过。他能做的也不多,也只能尽力改善自己和部落的生活条件罢了。
  接下来几天,他又烧了两批陶器。有了经验以后,他已经不满足于烧些简单的碗和盘,而是捏了些带盖的炊具和收纳用的小罐子,还尝试捏了两个可以水封的泡菜罐子,没想到真给他做成了。
  这两批都是对自己有用的陶器,沈怀瑾并不打算开口送给部落,要是有人需要的话,可以拿东西来换。
  烧了三批共得了二十多件大大小小的陶器,沈怀瑾决定先将烧陶的事歇两天,他得编个草鞋。
  他的丛林战靴这几天又碰泥又碰水,脏得不成样子,偏偏来到兽人世界后,手机、匕首都能时间静止,衣鞋却会渐渐损耗。作为和现代社会的一个联系,沈怀瑾不舍得这么糟蹋自己的鞋。
  u盘里编织类的资料还挺多的,沈怀瑾照例在晚上学习,第二天起来开始做草鞋。
  编鞋看起来复杂,上手了其实也简单。
  沈怀瑾用干草茎编了一双草鞋,又用麻草藤编了一双藤鞋。前者柔软贴脚,适合走在平整的地上,比如部落内;后者硬挺护脚,适合外出穿,防止被石头或锋利的植物划伤脚底。沈怀瑾毕竟不是光脚走到大的土著人。
  正当沈怀瑾试着草鞋时,一个眼生的亚兽背着藤筐靠近了他。
  你是谁?找我有事吗?沈怀瑾愣了一下,礼貌地问道。
  那亚兽不好意思地点点头,道:瑾,我叫容。你之前说需要特殊的植物,我找来了一些,你看看有没有用。
  沈怀瑾这才想起来前段时间他做出骨刀,当时就提出部落成员可以找一些能吃但口感奇怪或者没敢尝试过的植物,如果他认为有用的话,就可以换给对方一把骨刀。
  事后大家兴致确实很高,但找来的植物都不能用,渐渐地也就没人来了。后来沈怀瑾又忙着建窑烧陶器的,也就把这事忘了。
  沈怀瑾其实已不太抱希望,但如今送都送来了,不好拒绝,便请他卸下藤筐。不过沈怀瑾往筐中一看,眼睛瞬间就亮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