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的视线漫无目的地游离,瞧见玻璃陈列柜里上有一排俄罗斯套娃,笑容略显吊味甜诡——据说是俄罗斯的经济专家来a大访问时送给周教授的。
  不知过了多久,周教授说:“你的这个初稿——”
  顾新橙一颗心提到嗓子眼,周教授翻回到最前一页,继续说:“该写的点基本上都写出来了,有几个地方,可以细化一样,锦上添花。”
  顾新橙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样子……周教授对她的初稿还算满意?
  周教授拿了一只钢笔,在她的某一条目录前画了个大括号,说:“就这里,可以再展开一下,分成三个小点。”
  语气比刚才对学长学姐要温和多了。
  顾新橙耐心地听周教授讲解。
  教授不愧是教授,看问题一针见血,思考角度也比她更上一个台阶。
  听他这么一分析,整个论文框架更加完整了。
  周教授给她写着备注,若无其事地问了一句:“最近助教当得怎么样?”
  顾新橙说:“挺好的。”
  教室暖气很充足,座椅很宽敞,学员很亲切,教授很和蔼,工资很丰厚——这种好事要是一直有就好了。
  周教授瞥她一眼,“有没有什么心得?”
  顾新橙说:“课程设置得很合理,方方面面都囊括了。我看学员普遍反映都很满意。”
  除了个别人,比如林云飞。
  说真的,他一个在三里屯开酒吧的来上这么高大上的课程,实在是有点儿为难他了。
  企业领导者应该有宏观格局,才能一直走在商业前沿。
  这次的课程关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生命科学、医疗健康、现代农业等等多个领域,全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金融只是一种工具,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比运用工具要难得多。
  这恰恰是那些高管所需要的,他们和普通员工相比,必须得具备高瞻远瞩的目光。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真理。
  这些人即使已经跻身商业名流,也依旧愿意斥巨资来校园里进修学习。
  这一点让顾新橙很佩服,或许这就是别人优秀的原因吧。
  顾新橙忽地想到什么,又说:“哦,对了。毛教授讲得特别好,他的上课风格也很受学员欢迎。”
  周教授状似无意地问:“你听他上课了?”
  “听了。”顾新橙说。
  周教授问:“他都讲什么了?”
  顾新橙从包里拿出笔记本,说:“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
  她上课的时候有记笔记的习惯,毛教授的课她一字不落地听完了全程,获益匪浅。
  周教授惊讶:“你还做笔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