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2 / 4)
他与李之澄的堂兄李之年,同为两榜进士,同在李景和官司缠身时被牵连,没了官职。李景和病故后,两人随李夫人离开京城,再没张罗过入仕。
其实这情形就有些奇怪:十年寒窗苦,考取功名谈何容易,表兄弟两个怎么会因李景和一事便没了斗志、锐气?哪个男子会没有抱负?
他曾私底下犯嘀咕:恩师门里,怎么出了两个废物?却懒得追究原由,放任自流。
锦衣卫找到他们的时候,李之年和李大奶奶深居简出,让管事出面,做些小本生意;周千珩则已是道教的俗家弟子,常年住在一个道观。
“有弟兄说,周千珩一点儿烟火气都没了,看起来,修行的不错。”——常洛如是说。
又一个道家弟子。
孟观潮对佛教、道教都没偏见,熟读能寻到的一切经书,确实能领悟到不少大道理,但是,宁王、周千珩这样,总归是让人觉得不正常。
再就是李夫人,也是奇得很:原冲是多难得的乘龙快婿?她却死活不同意。
她死了,算她有福气。不然,只为南哥儿,就得好好儿跟她算算账。
再者,她为何要将之澄许配给周千珩?
又一件不大说得通的事。但是,周千珩一定是愿意的。
而愿意意味的,是什么?
还能是什么?
孟观潮看着周千珩的画像,回想着与那人相关的事。
平心而论,周千珩是挺出色的男子,看起来就是清冷淡泊、心思干净的样子。画像上,便已有几分道骨仙风的味道。
年少时,他去李家,不乏碰面的时候,那期间周千珩给他的感觉,倒是担得起谦谦君子、温良如玉。与他完全是两种人。
他是火,是刀,不是伤到别人,就是伤到自己。
周千珩则是水,还像是那种至为澄明、洁净的水。
那年月,之澄是孩子心性,最烦他,只因为文武都比不过他。他只觉有趣,心想你又不考文武状元,跟我比什么?我要不玩儿命地苦学,命就保不住了。傻丫头,懂什么啊?
那时起,之澄就跟原冲相识了吧。
同样的年月,李之年、周千珩除了考取功名,在做什么?有何际遇?
李大奶奶又在之澄的遭遇之中,是怎样的存在?
这些人,又是否与太后、宁王有牵扯?
原冲本来是想缓步行事,年前设局将三个人引到京城。时至今日,自是用不着那么委婉,直接命人手出面,让他们从速赶到京城。
估摸着,明日就到了。
思忖间,谨言在门外禀道:“四老爷,乾清宫大总管来了。”
顾鹤这个时候前来,必有要事相告。
孟观潮立时起身出门,“备一匣子金叶子。”这些年,顾鹤根本就是他在宫里的心腹,他也从不曾亏待他。
谨言称是。
在外书房见礼落座之后,顾鹤开门见山:“今儿我不当值,又恰好有两名小太监发现了一些端倪,我便赶来告诉你。” ↑返回顶部↑
其实这情形就有些奇怪:十年寒窗苦,考取功名谈何容易,表兄弟两个怎么会因李景和一事便没了斗志、锐气?哪个男子会没有抱负?
他曾私底下犯嘀咕:恩师门里,怎么出了两个废物?却懒得追究原由,放任自流。
锦衣卫找到他们的时候,李之年和李大奶奶深居简出,让管事出面,做些小本生意;周千珩则已是道教的俗家弟子,常年住在一个道观。
“有弟兄说,周千珩一点儿烟火气都没了,看起来,修行的不错。”——常洛如是说。
又一个道家弟子。
孟观潮对佛教、道教都没偏见,熟读能寻到的一切经书,确实能领悟到不少大道理,但是,宁王、周千珩这样,总归是让人觉得不正常。
再就是李夫人,也是奇得很:原冲是多难得的乘龙快婿?她却死活不同意。
她死了,算她有福气。不然,只为南哥儿,就得好好儿跟她算算账。
再者,她为何要将之澄许配给周千珩?
又一件不大说得通的事。但是,周千珩一定是愿意的。
而愿意意味的,是什么?
还能是什么?
孟观潮看着周千珩的画像,回想着与那人相关的事。
平心而论,周千珩是挺出色的男子,看起来就是清冷淡泊、心思干净的样子。画像上,便已有几分道骨仙风的味道。
年少时,他去李家,不乏碰面的时候,那期间周千珩给他的感觉,倒是担得起谦谦君子、温良如玉。与他完全是两种人。
他是火,是刀,不是伤到别人,就是伤到自己。
周千珩则是水,还像是那种至为澄明、洁净的水。
那年月,之澄是孩子心性,最烦他,只因为文武都比不过他。他只觉有趣,心想你又不考文武状元,跟我比什么?我要不玩儿命地苦学,命就保不住了。傻丫头,懂什么啊?
那时起,之澄就跟原冲相识了吧。
同样的年月,李之年、周千珩除了考取功名,在做什么?有何际遇?
李大奶奶又在之澄的遭遇之中,是怎样的存在?
这些人,又是否与太后、宁王有牵扯?
原冲本来是想缓步行事,年前设局将三个人引到京城。时至今日,自是用不着那么委婉,直接命人手出面,让他们从速赶到京城。
估摸着,明日就到了。
思忖间,谨言在门外禀道:“四老爷,乾清宫大总管来了。”
顾鹤这个时候前来,必有要事相告。
孟观潮立时起身出门,“备一匣子金叶子。”这些年,顾鹤根本就是他在宫里的心腹,他也从不曾亏待他。
谨言称是。
在外书房见礼落座之后,顾鹤开门见山:“今儿我不当值,又恰好有两名小太监发现了一些端倪,我便赶来告诉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