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2 / 4)
榕榕:我不知道。
席蕙岚:真不知道?
榕榕:......可能知道一点点。
席蕙岚:快说是什么!
榕榕(害羞):我啊!
明天放四叔。
第58章
朝乾殿中盏盏宫灯高悬, 照得满殿灯火通明。时辰还早, 尚未开宴, 可冬日日短夜长,天色早已漆黑一片。
在朝乾殿西侧, 一路出洞门再往北走二三十丈处, 墙角有几丛龙竹长势茂盛,龙竹旁摆了一套雕饰精致的石桌石凳。
此处偏僻,寻常宫人无事绝不来此处, 哪怕是今日这种日子,也不过稍挂了几盏宫灯, 勉强能照清人脸。
不远处,丝竹管弦声连绵不停, 冷风直往脖子里罐来, 小太监高海缩了缩身子,一双脚早已冻僵,想要蹦跳几下活动活动热热身子,又怕扰了石桌那儿的那位爷,只得不住呵气暖手来取暖。
这都坐了多久了, 从天色微有些蒙黑到现在, 少说也有一个时辰。
干爹还说这是个轻省的差事, 只要伺候好了这位爷,日后有的是好处。
好处一点没见着,可再这么站下去,高海只知道自己非得冻成冰棍不可。
这些年靠着干爹的照顾, 高海哪里受过这种罪,哆嗦着牙齿,幽怨的往那个模糊的黑影望了会儿,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挺起胸膛摆正了姿势。
就凭这位爷长得这副模样,高海这罪受得也心甘情愿!
才收回目光,高海活动着僵硬的脖颈,偏头往另一方小径望去,便看见有两个人影大步流星往这边走来。
高海定睛一瞧,险些吓丢了魂。那一身杏黄的四爪蟒袍,头戴玉冠,身材瘦弱之人,不是太子是谁?
眼珠子咕噜一转,高海忙跪下高声行礼。
“奴才见过太子殿下!”
脑袋低伏在地上,趁着天黑的遮掩,高海的余光却往石桌那处撇去,想瞧瞧那位爷的反应。
眼前两道人影接连走过,带来一阵寒风,此时高海却一点儿没觉得冷,心脏砰砰直跳,额头上一滴豆大的汗珠往下滴落。
没有叫起,高海只得继续跪着,看不到身后的画面。没一会儿,耳边便听到了那位爷不卑不亢的声音。
“臣,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陆靖宇站在原地,上下打量着眼前的人,面色着实算不上好看。
今年二月和五月,接连传来西边两个关口小捷的喜讯。等到了十月,让圣上更为龙颜大悦的是,嵩华山上的那帮土匪终于被一窝端起。
嵩华山丛林茂密,崇山峻岭,易守难攻,山上的土匪起初只是前些年江头州涝灾无家可归的难民,不成气候。
随后那帮土匪暗地里招兵买马渐渐壮大,又充分利用了天险优势伏设陷阱,等两年前官府注意到后再派兵攻打,早已不是对手,次次折损严重,乃圣上心头的一根刺。
而此时跪在眼前行礼之人,便是将父皇心头的那根刺拔去之人,不仅如此,前边两次关口小捷,此人虽不是主帅,却皆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这样的人,原本太子该极力拉拢,收为己用才是,可是却让太子对其心生恐惧。 ↑返回顶部↑
席蕙岚:真不知道?
榕榕:......可能知道一点点。
席蕙岚:快说是什么!
榕榕(害羞):我啊!
明天放四叔。
第58章
朝乾殿中盏盏宫灯高悬, 照得满殿灯火通明。时辰还早, 尚未开宴, 可冬日日短夜长,天色早已漆黑一片。
在朝乾殿西侧, 一路出洞门再往北走二三十丈处, 墙角有几丛龙竹长势茂盛,龙竹旁摆了一套雕饰精致的石桌石凳。
此处偏僻,寻常宫人无事绝不来此处, 哪怕是今日这种日子,也不过稍挂了几盏宫灯, 勉强能照清人脸。
不远处,丝竹管弦声连绵不停, 冷风直往脖子里罐来, 小太监高海缩了缩身子,一双脚早已冻僵,想要蹦跳几下活动活动热热身子,又怕扰了石桌那儿的那位爷,只得不住呵气暖手来取暖。
这都坐了多久了, 从天色微有些蒙黑到现在, 少说也有一个时辰。
干爹还说这是个轻省的差事, 只要伺候好了这位爷,日后有的是好处。
好处一点没见着,可再这么站下去,高海只知道自己非得冻成冰棍不可。
这些年靠着干爹的照顾, 高海哪里受过这种罪,哆嗦着牙齿,幽怨的往那个模糊的黑影望了会儿,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挺起胸膛摆正了姿势。
就凭这位爷长得这副模样,高海这罪受得也心甘情愿!
才收回目光,高海活动着僵硬的脖颈,偏头往另一方小径望去,便看见有两个人影大步流星往这边走来。
高海定睛一瞧,险些吓丢了魂。那一身杏黄的四爪蟒袍,头戴玉冠,身材瘦弱之人,不是太子是谁?
眼珠子咕噜一转,高海忙跪下高声行礼。
“奴才见过太子殿下!”
脑袋低伏在地上,趁着天黑的遮掩,高海的余光却往石桌那处撇去,想瞧瞧那位爷的反应。
眼前两道人影接连走过,带来一阵寒风,此时高海却一点儿没觉得冷,心脏砰砰直跳,额头上一滴豆大的汗珠往下滴落。
没有叫起,高海只得继续跪着,看不到身后的画面。没一会儿,耳边便听到了那位爷不卑不亢的声音。
“臣,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陆靖宇站在原地,上下打量着眼前的人,面色着实算不上好看。
今年二月和五月,接连传来西边两个关口小捷的喜讯。等到了十月,让圣上更为龙颜大悦的是,嵩华山上的那帮土匪终于被一窝端起。
嵩华山丛林茂密,崇山峻岭,易守难攻,山上的土匪起初只是前些年江头州涝灾无家可归的难民,不成气候。
随后那帮土匪暗地里招兵买马渐渐壮大,又充分利用了天险优势伏设陷阱,等两年前官府注意到后再派兵攻打,早已不是对手,次次折损严重,乃圣上心头的一根刺。
而此时跪在眼前行礼之人,便是将父皇心头的那根刺拔去之人,不仅如此,前边两次关口小捷,此人虽不是主帅,却皆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这样的人,原本太子该极力拉拢,收为己用才是,可是却让太子对其心生恐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