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观庵掌?”姜小乙皱眉道,“真是个奇怪的名字,是何含义呢?”
  肖宗镜斜眼看她:“本朝如此崇佛,你竟一点佛学典故也不懂。”
  姜小乙:“我师父是道士,我怎么可能去学佛!”
  肖宗镜耐心解释道:“此‘庵’指的是‘庵摩罗果’,这是天竺国的一种果子。这名字取自一个佛教故事,说是一名尊者得了道,观整个世间,就像看放在自己掌心的庵摩罗果一样。戴王山以此命名他的武功,大概是想说世上所有的对手,在他眼中,不过都是手里的一颗小果子,皆在他掌握之内。”
  姜小乙咋舌:“这也太狂了!”
  肖宗镜:“单论武学造诣,戴王山确是不世之才。”
  姜小乙:“那他比得了大人吗?”
  肖宗镜听了这问话,抿嘴一笑。
  “这还真不好说。”
  姜小乙静了片刻,笑嘻嘻道:“不过大人呀,我发现一提到武学你好像就有说不完的话,之前在吕坊也是这样,你还抽空指点了吕圆武功。既然大人如此痴迷武学,又乐于施教,我看您将来若是养老,找个镇子开间武馆该是不错。”
  阳光落在山间的小石路上,青草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摆。周围太静了,只有马蹄踩踏石子的声音,听得久了,几乎催人入眠。肖宗镜垂着眼眸,看着自己的脚步,一下一下,踩在暖阳之中。
  “开武馆……”他自己想了一会,低声道:“听着不错,若有这个命的话。”
  “当然有了。”
  肖宗镜侧起头,看见姜小乙的面孔被阳光照得发亮,几乎蒙上一层光辉。她有所察觉,也转头看他,目光理所当然。
  “大人?”
  倒是肖宗镜先避开眼,重新低下头,留下一声浅笑。
  离了险径,他们重新上马,向北而行,过了半日始见人烟。虹舟山下分布着三四个小村落,正值饭点,炊烟袅袅。姜小乙找了个村民询问天门入口,得知从这里上天门就只有一条路,顺着往上去就是了。
  这一条道上有许多人,多得超出了姜小乙的想象,她随便打听了一个,这些竟然都是各地赶来上山拜师学艺的。
  不过说是学艺,姜小乙却能看出来,这其中大有端倪。
  她和肖宗镜挤在人堆里,小声说:“这些多像是乞讨之人。”
  肖宗镜点点头。
  天门在半山腰设了个关卡,有七八个弟子堵在那,一个个筛选。旁边还放着几口大锅,里面都是蒸好的馒头。大概天门也知道来这里的人里多数都不是正经向学的,碰到这类人,问个名字籍贯,给个馒头就了事了。只有少数真心实意来拜山的,他们会做一番记录,然后将人带到后面。
  他们挑中的大都是孩童,年纪最大的也就十一二岁,看起来干干瘦瘦,穷困潦倒,他们围在一起吃东西。
  做记录的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穿着天门弟子统一的灰白袍子,袖子撸起,嘴叼着一根青草,一脚踩在石头上,在那奋笔疾书。
  轮到姜小乙和肖宗镜,年轻人刚看一眼便摆手。
  “去去去,领馒头去吧。”
  姜小乙未动。
  年轻人不耐道:“自己挑俩大的,别耽误大伙时间。”
  姜小乙笑道:“兄弟如何称呼?”
  年轻人:“我叫吴淞,干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