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商这些年_190(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改天去问。”尹恆道,慢条斯理得喝了口粟米粥。
  “这啤酒鸭也好,难怪那小崽子不肯回来!”尹戎说。知道自家小儿子在宋记后,尹戎就问了手下不少关于宋记的事,傍晚又让后厨的人买了诸多他家食肆的菜色,端上来一尝,可真是好吃。
  尹恆笑而不语。
  究竟为什么要留在宋家,怕是小暔自己都还没想明白,他这个旁观者虽清,却也不好多插手。只是上一次二弟公开自己的断袖之癖,家里闹得是鸡飞狗跳。
  要是再来一次,也不知道阿耶会怎样。
  小暔皮厚肉糙,打几顿不碍事,可别把宋四郎给赶跑了,他还有用呢。
  尹恆盘算起来,现在宋阿南的身份清楚了,他要跟宋家合作些什么,也方便很多。更重要的是,要让阿耶知道宋四郎的重要性,这样以后东窗事发,他也会收敛。
  “阿耶,那李掌柜已经审问清楚了,青州来传话的两人跑了一个,另一人和他们安排在城里意图煽动民变的人,已经全数落网。”尹恆说。
  “你打算如何?”尹戎吃完馒头,喝一口粟米粥,又拿起了鸭腿。
  “易安纸坊遍布义成七州,它不仅仅是李有禾的眼睛,也是他的钱袋。”尹恆说。
  造纸技术少有人会,李有禾靠着这门手艺,在义成境内大肆敛财,要不是纸是必需品,他早想法子把人赶跑了。
  “我听说,宋家有纸坊?”尹戎道。
  “是,阿耶,要清理掉易安纸坊,宋家的纸坊会是一大助力。”尹恆道。
  “知道了,你放手去做。”尹戎道,这些事情上他一向很信任大儿子,“跟小暔说,让他走后门多订几只啤酒鸭来,自己天天吃,也不知道弄些回来孝敬他老子。”
  尹恆笑:“知道了,我会跟小暔说的。”
  *
  红薯粉静置了一整晚,淀粉都沉淀了下去。
  宋菽让人把上头的水都撇去,用铲子把淀粉产出来,加热水和面。这面与平日的面团不同,是流质的,有些像面糊糊,要和到面从指缝落下绵延不断才好。
  面和好,宋菽拿来一个漏子。
  这漏子是木头做的,形状像个平底的瓢,只是中间被钻了好些孔洞。
  “你们像这样把面舀进去,让它漏出来,拎得越高这漏出来的丝便越细。”宋菽一边示范一边说,“漏下的丝直接进热水汆烫后,再捞进冷却池里,整理后像这样挂到竹竿上,在室内阴干半天,再拿出去晾晒一天即可。”
  漏红薯粉是个技术活,宋菽把漏子给了其中一名工人,这工人平日就以心细手巧著称,力气也大,试了几次后便能漏出像样的红薯粉了。
  “这样有没有像你吃过的酸辣粉了?”宋菽问阿南。
  阿南看着漏出的长长粉丝,点头。
  “你剑法不错。”宋菽突然说。
  那当然,阿南挑眉。
  “刀工怎么样?”宋菽问。
  阿南:“……”
  他练剑法又不是为了切菜的!
  虽然现在褚宁也常常会来恒州城的火锅店,但他要管两边的后厨,实在太忙,宋菽也不好意思再把人弄来做苦力。最后他从宋记的食肆里找了个做饭的妇人,刀工虽比不上褚宁和他火锅店里的砧板,但切切薯条还是可以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