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不正好嘛,公主不用移步去凤凰台见我,我也能一览娄湖风光。”太子妃执意要去,众人阻拦不得。
  牛车在竹航入口处停下,因刚下大雨,竹板路有些湿滑,且为了美观,竹航上没有护栏,王恬担心太子妃滑倒,掉进娄湖就麻烦了,连忙命仆人去搬地毯来。
  太子妃摆手道:“无妨,我慢点走,正好可以欣赏风景,何况那有那么长的地毯可铺?不用劳烦了。”
  太子妃缓缓的走,王恬提心吊胆,他退后几步低声问自家侍女,“大哥怎么还没来?”
  王恬满头雾水,搞不清楚太子妃的目的,况且这么大的人物来到娄湖,大哥这个嫡长子都没出面,他这个庶子怎可出头接客?
  王恬再狷狂,也不会在女人面前放飞自我,何况此人还是太子妃,大晋帝国地位最高的女人——因太兴帝一直没有立继后,宫中只有几个低等的嫔妃,所以太子妃地位最高。
  侍女低声道:“世子不在别院。”
  王恬更懵了,“不可能,我昨天明明看见大哥回来了。”还抢了我的船,逼我跳湖,自己游到岸边呢。
  侍女说道:“公主夜里召见过世子,后来或许有什么事情,世子夜里出去了,还没有回来,至今未归。”
  王恬问:“大哥去了那里?”
  侍女道:“世子的行踪,岂是奴婢能够过问的,自是不知。”
  王恬跺脚,他本不想应付皇室,但是大哥不在家,只有个小堂弟王羲之,他不出头谁谁出头呢?
  王恬快步追上去,指着绿水青山为太子妃讲解。
  太子妃一副很有兴趣的样子,几步一停,慢慢走,慢慢看,“这地方真美,早知如此,我必定常来看看。”
  王恬心道,太子妃是什么意思?是说我们王家的家产比司马家还大吗?
  王恬心生警惕,说道:“娄湖虽美,只是小家碧玉罢了,不及皇宫华林园雍容华贵之态。”
  太子妃笑了笑,话头一转,“听说曹夫人和世子经常在此小住避暑,今日怎么都不见他们两人?”
  为什么?还不是太子告诉我桃叶渡外室的事情,嫡母跑去手撕外室,闹得家里鸡犬不宁,真是明知故问!
  原来如此,太子妃今日是看热闹的。
  王恬压住怒气,轻轻的怼回去,“原来太子妃今日不是来见公主的?”你来见公主,提我嫡母和大哥作甚?
  太子妃假装听不出来王恬的话中话,继续赏景。
  此时竹亭四周的竹帘全部卷起来了,换上轻薄的纱帐,点燃了香炉,清河公主站起来迎接太子妃,荀灌站在公主身边,有侍女在烹茶。
  此外,还有一个蒙着面纱的乐伎抱着一把古琴弹奏乐曲。
  “太子妃,这边请。”清河将太子妃引到尊位上,太子妃跽坐,“公主好雅兴,这湖光山色配上一首《长清》,真是妙绝。”
  《长清》是嵇康所作的古琴曲。
  清河笑道:“我在这里休养身体,平日无事,找些乐子罢了。”
  太子妃对荀灌点头示意,“今日真是巧,灌娘也在啊,久闻灌娘孤身突围,搬救兵营救宛城的英勇事迹,是当世的女英雄,我好生佩服。本想下帖子请灌娘去东宫说话的,又怕影响灌娘操练军队,便歇了心思,今日得见,我真是不虚此行。”
  荀灌最烦和人应酬,说场面话,回了一句干巴巴的话,“太子妃谬赞了。虚名而已,我愧不敢当。”
  王恬看到荀灌,很是吃惊:今天怎么回事?该在的不在,不该来的来了。
  侍女煮好了茶,一一献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