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清河假装相信王澄的鬼话,说道:“好,我听王刺史的。不过,他们一行人毕竟对我有救命之恩,我要他们都活着。”
  王澄说道:“这是自然,他们都是我们琅琊王氏的族人,微臣不会杀同族的。”
  清河坐着羊车,搬到了正院。
  刚刚到正院,外头就传来纷乱的脚步声,幕僚狂奔而来,道:“刺史大人,不好了!巴蜀流民又开始叛乱,已经进城往刺史府方向杀过来来了!”
  王澄不信,吼道:“胡说!不可能!荆州城墙防卫经过羊祜十年修理,比洛阳城还坚固,这群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攻到城里来?”
  幕僚说道:“不是巴蜀流民攻进荆州城,是荆州百姓——不,是内鬼反水,杀了我们的心腹,故意打开城门放巴蜀流民进来的,条件就是只杀刺史大人,不骚扰荆州城。”
  原来,荆州百姓早就不满王澄的独/裁专横,加税加赋等等恶行,折腾当地人不能过安生日子,荆州城这一年经济萧条,荆州人早就想赶走这个洛阳伪君子了。
  所以,当城外巴蜀流民要杀了王澄,为冤死的八千同乡复仇时,荆州人和巴蜀人一拍即和,联手消灭共同的敌人王澄。
  王澄刚刚建立荆州行台的美梦立刻遭遇残酷现实的毒打。
  “快!”王澄慌忙上马,带着他的儿子还有清河一起跑,“我们快撤!找个地方东山再起便是!”
  荆州人反抗,勾结巴蜀人进城,这里不能再待了,反正手中有了清河公主,随时都可以招募新人入伙。
  清河被裹挟,身体又虚弱,反抗无用,只得任凭被人塞进马车里逃跑,离开刺史府。
  且说曹淑去前院找大夫,扑了个空,说是在另一处院子,曹淑去寻,依然不见人,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连忙赶回去,发现清河不在卧室,人走楼空。
  曹淑大急,正要呼唤清河,大夫来了,手里举着一张纸,写着:“我是逼不得已,在女孩的穴位做了手脚,她才会突然头疼,跟我走,外头巴蜀流民进来了,会杀光刺史府所有人。我带你们去安全的地方。”
  曹淑震惊,不知该不该相信这个大夫,几片金叶子就能收买大夫吗?
  大夫急忙写到:“为了羊祜。羊公祠堂里的理事告诉我,你们是羊公的后人,刚到荆州就去祭拜羊公,羊公对荆州有恩,我们要保护羊公的后人。”
  第104章 穷追不舍
  荆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三国时代,长江以南叫南荆州,属于东吴。长江以北是北荆州,属于魏国,羊祜出任北荆州刺史时,从来不会掀起战争,他一个搞军事,发誓要统一南北的人,居然是以关注民生为主。
  镇守在这里的军队也实行屯田制,自给自足,从来不向荆州百姓征粮食,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在羊祜治理的十年里,可以说是得到了重生,所以荆州百姓用他的名字来给山川命名。
  不仅仅在北荆州,羊祜在南荆州也很有名气,南荆州的猎户或者军队打猎,受伤的猎物跑到北荆州,羊祜都会命令守军将猎物给南荆州的人。
  当时镇守南荆州的将军是陆抗(就是前文八王之乱部分再也看不到华亭鹤唳陆机陆云兄弟的祖父),陆抗生病了,羊祜命人送来药材,手下要把药材扔了,说可能有毒,但是陆抗却要留下,“羊公是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
  羊祜的品德连对手都信任和为之钦佩,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具备魏晋风骨的名臣。
  羊祜一生,无子无女,把荆州百姓当成子女来呵护,很多南荆州的人偷/渡到北荆州来生活,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使得饱受战争之痛的荆州百姓视羊公再生父母。羊祜结束任期回到洛阳后两年就病逝了,消息传到千里之外的荆州,百姓莫不痛哭,自觉为羊公服丧守孝,甚至为了避讳“祜”字的发音,而从此把户称为门。
  人们去羊祜山登高哭泣,立下坠泪碑,让后代子孙们牢牢记住羊公对荆州的恩德。
  结果去年王澄成为荆州刺史,暴戾无道,到处收刮民脂民膏,荆州百姓莫不痛恨,再加上王澄来自琅琊王氏,他的亲哥哥王衍和堂哥王戎总是贬低污蔑羊祜,导致“二王当国,羊公无德”,羊祜在荆州就像神一样的存在,诋毁羊祜,就是侮神,荆州百姓更加讨厌王澄。
  巴蜀流民的领袖杜弢乘机利用荆州和王澄的矛盾,提出荆州人作为内应,打开城门放巴蜀流民进去攻打刺史府的计划。
  荆州百姓对王澄恨之入骨,答应了杜弢的提议,杀了王澄的心腹,开门迎接巴蜀流民。
  因王敦王悦一行人在进城之前先去羊祜祠堂祭拜,王悦还捐了两片金叶子给祠堂理事,写下自己是羊公后人,巴蜀流民攻打刺史府时,王敦王悦他们还在羊祜山游玩,惊闻山下巨变,连忙下山去救还在刺史府的曹淑和清河。
  巴蜀流民还要打王敦一行人,被羊祜祠堂的理事还有荆州百姓给拦住了,说他们都是羊公后人,不准伤了他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