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后最爱的便是行事低调的姑娘,还曾有想把赵靖柔许给自己欣赏喜欢的后辈的念头虽然,只是在她提出之前,却听说赵靖柔与当初的武安侯世子、如今的武安侯定了亲,太后这才作罢,但内心对赵靖柔的喜爱却是丝毫未被影响。只是赵靖柔很少随母亲一同参加宫宴,太后也没见过几面。
  等她再听说赵家的消息,还是赵蔚参与了科举舞弊案,先帝震怒,将涉事之人斩首了一半,而身为礼部尚书,赵蔚自然也在其中。之后,便是赵蔚的夫人,那个柔弱的女子自缢为夫殉情、赵家的一双儿女被流放的消息。
  太后心内很是可惜,但也知道,这事儿她插不上手,只悄悄地命人打点过押解的差役,让他们对赵家一对兄妹好些。
  等到后来先帝给赵蔚平了反,太后便劝着他补偿赵家,只是没想到,即便是她命人打点过差役,赵蔚的长子却还是在半途便撑不住了。
  先帝在她的建议下,给赵靖柔封了县主,然而赵靖柔却始终没有公开露面,太后有一次听与赵靖柔是手帕交、嫁了如今兵部尚书的宁心宜说道,赵家平反之后,赵靖柔曾回过京一次,只是祭拜了赵蔚与赵夫人,便又离去了,就连她也不知道赵靖柔要去哪里。
  太后心里很是唏嘘感慨了一番。
  只是她没能想到,如今竟然又看见了赵靖柔,且她的长子景和帝觉得不错,她的长女更是要嫁进楚王府去。
  比起她们两人来,钟皇后倒是有些一头雾水。
  她的年龄尚小,当时赵家出事时,她都还未出世,自然不知道赵家的事情。但她看着太后认识赵氏,便笑道:“母后认识慧娘的母亲?”
  太后唏嘘一声:“在宫宴上见过几面,只是靖柔性子低调,没赴过几次宴,哀家也没同她见太多次。”
  听出她话里的亲近,赵氏很是意外,但还是顺着太后的话说道:“靖柔也没想到,不过几次见面,又隔了这么多年,太后娘娘竟然还能认得出靖柔来。”
  太后笑了一声,“哀家当年可是喜欢你喜欢得紧,还想给你指婚呢!只可惜你当初同武安侯定了亲。”说到武安侯,太后便又道:“你离京这些年,过得可还好?”
  “多谢太后娘娘挂念,一切都好,虽然日子苦了些,但却也有富贵之家没有的乐趣。”
  “说的是啊,农家虽然不富贵,但却也没有这么多糟心事儿。日后慧娘就要嫁到楚王府去了,你得空便时常进宫来陪陪哀家。”
  赵氏没想到太后竟然会这样说,惊愕之后,她连忙起身向太后行礼谢恩。
  钟皇后在一旁看着,只觉得稀奇,同时又是满心好奇。
  她知道,即便是在她随同母亲祖母赴宴以来,太后是没少见过各家贵女的,但太后对众多贵女的态度始终是淡淡的,哪怕是她这一辈儿以才名艳名出众的秦贵妃,太后也没表现得有多喜欢她。可是如今,见到林慧娘的母亲,太后却表现出了这样的亲近,由不得钟皇后不好奇。
  这林赵氏究竟有何出众之处?居然让太后记得如此深,哪怕是许多年不见,却也能一眼认出她来。
  她看着,心里想着,等只有她和景和帝相处时,一定要问问景和帝才是。
  虽然景和帝的年纪也没有比她大上太多,但他到底是皇帝,即便是按着太后话里的意思,当时还是太子的景和帝,知道的也远比她一个闺阁女子要多得多。
  ------题外话------
  谢谢“zf819”的月票鸭!今天换推,在下推前更上一章,其他的更新照旧在晚上233
  第九八章 心中圆满(二更)
  钟皇后出着神,那边厢,太后已经与赵氏闲聊了起来。
  太后先是夸她好能耐,将儿女培养的好,又夸林慧娘,看着赵氏宠辱不惊的样子,太后满意地心中暗自点头。
  想起钟皇后说的话,太后说道:“先前你进宫的时候,也没同慧娘一起过来。”
  赵氏噙着淡淡的笑,回道:“上次进宫,家人都在外面等着,阿慧有王爷陪着,我一个老婆子,还是不去打搅他们年轻人好了。”
  钟皇后见太后与赵氏聊得开怀,便笑着提议:“母后,不如午膳留老夫人在宫里用?恰好老夫人今日进宫,给送了林府种的玉米,儿臣已经让人吩咐了御膳房,让他们中午煮着吃。咱们也尝尝这煮玉米是何味道。”
  “哦?”太后有些惊讶,“你府上种的玉米?”
  赵氏笑着点头,“是我带着府上的下人一同种的,除了玉米,还有些蔬菜,自家种的要方便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