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 第22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有水泥路,他的晕车症状又回来了。
  因为宋佩瑜晕车,只能骑马,赵国使臣队伍的速度变得空前的缓慢。
  从漠县到燕国仟县,仅仅两天的路程,赵国使臣队伍硬是走了将近五天,在第四天的下午,才来到燕国仟县的城门下。
  负责迎接赵国使臣的燕国人主动出城来迎。
  来人自报家门,名为陈言舟。
  宋佩瑜知道这个人。
  陈言舟,昭和大长公主的嫡长孙,身上有庆帝赐下的二品护国将军勋爵,也被称为陈将军。
  第106章
  从咸阳出发前,永和帝不仅给重奕准备了全新的仪仗,随着重奕来燕国的人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
  整个使臣队伍差不多有六百人,光是十率骑兵就有五百,全都骑在从党项而来的高大骏马上,高举着赵旗和朱雀旗,以半圆形将赵国使臣队伍的其他人和整齐停在一起的大马车围在中间。
  相比之下,从仟县迎接出来的陈言舟与他身后的十多个随行之人,就像是不小心误入狼群的羔羊似的。
  重奕穿着黑色绣龙纹的常服,站在高高的车架上,居高临下的望着自报家门的陈言舟,只一眼就立刻移开视线,抬头看向仟县的城门。
  仟县也能算得上是燕国的军事要塞,尤其是在燕国与赵国的对峙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与漠县高大雄伟的城墙相比,却突然变得‘简陋’起来。
  骑马立在车架旁边的宋佩瑜,好整以暇的望着陈言舟脸上的尴尬。
  重奕是赵国太子,又是受到燕国的邀请才来燕国。
  兄弟和儿子都一大堆的燕国孝帝,居然只让个正二品的护国将军来迎接重奕。
  在宋佩瑜看来,陈言舟接到这桩差事的时候,就该做好被为难的准备才是。
  事实上,陈言舟接这桩差事的时候,还真没做好被为难的准备。
  他甚至还被祖母昭和大长公主嘱咐,绝不能让宋氏来人在燕国过得痛快。
  只有宋氏来人不痛快,太后才会痛快,也会因此更看重他。
  陈言舟听了昭和大长公主的话后,理所当然的认为,就算是赵国太子来到燕国也要收敛行径,看燕国的脸色,更何况是宋氏的人。
  况且祖母也没要求他直接杀了宋氏的人,只是要求他让宋氏的人不痛快,能受伤更好。
  像是他们这种出身的人,最明白该怎么做,才能让人有口难言的憋屈。
  陈言舟万万没有想到,双方刚打个照面,他就已经难受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他以为会低调行事的赵国太子,排场比在洛阳的孝帝还大,根本就没想过要收敛。
  陈言舟不得不承认,在身后只有十几个人的情况下,面对五百多赵军铁骑,和站在华丽车架上居高临下的赵国皇太子,他甚至比面对孝兴帝还要紧张。
  陈言舟怕双方一言不合,赵国太子会直接命人动手。
  头上的冷汗不知不觉间越来越多,陈言舟终于在重奕状似不耐烦的在车架上拍了下后,彻底沉不住气,朝着华丽车架的四周看去,企图能找给他解围的人。
  正穿着太子宾客朝服的宋佩瑜,理所当然的成为陈言舟的目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