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 第21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肃王抓着重奕的手腕,低声提醒,“你记不记得当初楚国要将灵云公主许配给你的时候,大哥是怎么婉拒的楚国?”
  重奕当然记得。
  因为宋佩瑜专门与他说起过这件事,还问他喜欢看话本子的爱好,是不是像永和帝。
  永和帝对楚国襄王说,重奕是天上的仙人投身过来,三十岁之前都不能娶妻生子,否则会惊扰到仙人,导致仙人将神思抽走。
  既然说重奕是仙人的神思投身过来,仙人将神思抽走会导致什么后果……但凡听闻过这个消息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肃王拍了拍重奕的肩膀,继续解释。
  永和帝刚开始编出这个说法的时候,只是想先在不伤彼此和气的情况下将楚国襄王糊弄过去。
  所谓三十岁之前不能娶妻,也是对楚国襄王表达诚意。
  永和帝早就想好,只要重奕改变想法,他立刻去找个有名气的寺院或者道观,‘破解’重奕的命数,让重奕能正常娶妻生子。
  因为重奕一时半会也没露出要改变主意的意思,永和帝便没急着去找寺庙或道观给重奕‘改命’。
  然后就是重奕在赵卫边线,一路势如劈竹的拿下卫国,以少胜多,杀得东梁溃不成军,大败而归。
  重奕在朝堂和民间的声望在最短的时间到达顶峰。
  这正是永和帝最乐于见到的画面。
  他还专门派人去引导百姓的思想。
  可惜百姓们真正自发相信什么的时候,反而是最不容易被引导的群体。
  他们坚信重奕是天上仙人的投身,所以才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甚至有百姓以‘武神’的名义给重奕立庙。
  这个时候再去找寺庙或者道观给重奕‘改命’,谁都不能保证会导致什么后果。
  就算永和帝知道,根本就没有道长给重奕批过命,所有的传言的源头都是他自己,愿意打自己的脸,立刻给重奕和宋佩瑜赐婚。
  宋氏也绝对不会答应这门婚事。
  如宋氏这般传承百年的世家大族,最会规避风险。
  怎么可能会在早就预料到,答应婚事后,但凡重奕或者赵国出现半点波折,百姓都会将源头归结到重奕与宋佩瑜的婚事上的情况下,让宋佩瑜顶着如此大的压力与重奕成婚。
  听了肃王的详细解释后,重奕心中就有了答案。
  以宋佩瑜的性格,就算是宋氏答应,宋佩瑜也不会答应现在就与他成婚。
  感受到身上的目光,永和帝勉为其难的从酒壶中抬起头来看向重奕,眼中皆是认真。
  只要重奕坚持,他就舍出去老脸,再去与宋瑾瑜商量。
  重奕却没继续坚持要让永和帝给他赐婚或者去宋府提亲,而是道,“让我和狸奴去卫郡,或者随便哪个地方呆六年。”
  六年后,他就是而立之年。
  永和帝面无表情的回过头,继续提着酒壶往嘴里倒,含糊道,“再给朕上酒!”
  肃王摇了摇头,眼含责怪的瞥了眼重奕。
  父母在,不远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