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接下来几天上朝时风平浪静,连主动发言的人都少,嬴政有点纳闷。
  前几天不还激烈讨论路先往哪修吗?怎么没动静了?
  嬴政纳闷了好些天,没忍住把扶苏喊过去问头一期修路计划拟出来没,有没有决定好先修哪几个郡的直道。
  扶苏这几天陆续收到直邸那边送上来的乡县修路方案,都是离得近的几个郡快马加鞭送回来的。
  扶苏简单地把自己给的评估指标和嬴政说了,表示大家响应得太积极,全都愿意出人出钱配合朝廷修直道,他得对比一下各郡送上来的方案再决定做决定。
  扶苏还十分感动地对嬴政说,朝中的前辈们个个心系家乡,各地郡守们的效率也非常高,才这么几天已经动员了那么多人参与这次的修路计划。
  由此可见,他们都是品德高尚、一心为民的人哪!
  嬴政听扶苏说完了,表情有些一言难尽。
  他让这小子确定先修哪边,他就是这样决定的?还让人家先拿出配套的乡县修路方案来给他挑,他知道他这么做会有多少人在背后骂人吗?
  若不是还有点香饵给人家咬,有人会理会这种不要脸的评估指标才怪!
  真逼急了,人家得直接跳起来骂!
  扶苏见嬴政表情不对,不由问道:“父王,我这么做有问题吗?”
  嬴政对上扶苏无辜的眼睛,一时有些无言以对。
  有问题倒是不至于有问题,就是他怎么有脸把话说出口的?
  嬴政说道:“没问题,就这么办吧。”
  扶苏点点头,回去继续督建韩王宫和赵王宫。
  到各郡的计划都送达咸阳,扶苏才逐一拿起来过目,挑出最靠谱的几份去给嬴政看。
  嬴政本不想插手这件事,他要脸。不过扶苏都把那些文书送过来了,他也不好把扶苏赶回去,只能拿起来一一看过去。
  事实证明这些地方上的一把手办事能力还挺强,拿出来的计划都很靠谱,对本地各乡县的路况也描述得十分清楚。
  看来偶尔拿事情逼一逼,他们的办事效率还是可以再提升一下的,眼下这事不就做得挺好?
  扶苏和嬴政商量之后,对外公布了一期工程入选郡,并表示如有异议可以到少府衙门查看各郡上交的乡县修路方案。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没人愿意多事了,毕竟谁都不知道嬴政父子俩有没有在前面挖坑给他们跳。
  以为他们不会吸取教训的吗?
  谁再往坑里跳谁是傻子!
  修路计划的一期工程顺利敲定,扶苏便把赵、韩两国的俘虏用了起来,安排他们全面展开修路工作,沿途征用当地人当监工和做些有工钱的活,比如负责做做大锅饭什么的,算是给沿途百姓小小地创了点收。
  地方上的路也在原有基础上开始修整或拓宽,出工的都是该服徭役的,男丁不够的地方则花点工钱雇人干活,官道和乡道同时动工,两边齐头并进,干得如火如荼。
  因为前头已经有人下乡动员过一轮,大伙都有了路是修给自己走的觉悟,又有大批俘虏减轻徭役负担,各地百姓都没什么怨言,反而很期待通往自己家门的路赶紧修好。
  说不准往后他们不仅可以去县城走走,还能沿着官道去咸阳看上一眼!
  哪怕进不了城,在城外看看也是好的啊!
  心里有了盼头,干起活来便不那么苦了,甚至还有人主动加班赶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