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相比之下,这云阳县的百姓简直像是活在世外,不管走到哪他们脸上都满是笑脸,眼底也都熠熠地亮着光。
  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轻松吗?
  也不是,他们每日日出而作,在地里干到披星戴月才回家。他们从不放松地里的事,锄草抓虫一件不落,还得时常去参加县里的劳役。
  比之外地的人,他们因为学了肥田之法,还准备在土地上轮作,秋收之后马上种第二茬。
  同时他们还家家户户养猪、养鸡、养鸭,空闲时还争相去各个作坊当帮工,从不让自己真正闲下来。
  遇到朝廷征调兵卒时,他们家中的男丁还是得按照规定随军出征。
  可以说,他们一年下来要做的事比别处的百姓都多。
  可云阳县的百姓就是和许多地方的百姓不一样,他们眼里闪动着难掩的光彩。
  那是对未来充满期盼和希望的人才会有的眼睛。
  正是那样的一双双眼睛,才让他们一行人选择停留在这里。
  至少他们想弄清楚,这些百姓眼底的光是怎么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扶小苏:虽然不知道你们是谁!
  扶小苏:但是,来都来了……
  嬴政:儿子不听话了,都敢翘课了!
  *
  注:
  关于官山海,参考百度!
  第43章 百家
  扶苏虽是冲着学宫这边所说的那批人来的,却没急着去见对方。
  他与学宫这边的学生们也挺久没见了,又把新同窗们都带了过来,自然得约一场友谊赛,让两方挑一队势均力敌的人出来踢场球热闹热闹。
  学宫学业宽松,入秋后许多学生得回去帮忙干农活,老师们有意识地把课调开了,所以有兄弟学校的人过来了,自然是师生都腾出空来陪玩。
  扶苏和李由、王离他们都没下场,站在外围看着少年们在场中奔跑追逐。
  到看完一场比赛,程邈才寻了过来,说要给扶苏引荐暂住学宫客舍的那批学者。
  程邈还给扶苏提了个醒,说对方的衣着可能不怎么体面。
  扶苏对此一向不甚在意,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带上李由悄然前往客舍见那批远道而来的客人。
  扶苏才踏入客舍,入目的便是清一色的褐衣草鞋。
  两个最为年长的老者已然生了华发,分坐在棋盘两边,手都放下了,谁都没再动棋子。
  在他们身后分别跟着五六个中年人和几个书童模样的孩童,一行人的打扮别无二致,全是最穷的百姓常穿的那种,身心也都瘦削得很,这么多人里头没看见半个胖子。
  见他们没有起身来拜见扶苏的打算,程邈眉头皱了皱,心里还是觉得这些人是来砸场子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