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季玉具体厚到什么程度,他心里也没有底,所以才把双方约出来谈。
  季玉坐下来后,主动和几个人打招呼。
  现在不少年轻的投资人,剧组几个代表并不意外,也都态度热忱,毕竟对方手里有钱!
  这个剧组拍得是部科幻片,导演资历不算深厚,以前拍过两部电影,还有一些短片。
  虽然质量不差,却也没有怎么大火。
  现在电影第二大资方宣布撤资,本来就经费紧张不宽裕,更是捉襟见肘。
  可能要剧情大幅删减,后期特效也达不到预期水平。
  科幻片……除了拍摄费用,大头在后期制作。只是现在的市场看重流量和ip,科幻片简直是自找死路。这还没有拍完,就无数人等着看笑话。
  所以剧组要找新的投资人也非常难。这在很多人眼里看来,都是稳投稳赔。
  优质的项目很多人排队等着……不然也轮不到季玉。
  导演抱着很大的希望,截取了几分钟的拍摄片段,还把剧本带了过来。
  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他甚至想要现场了演讲ppt,来全方位的说服对方。
  他对于自己的作品很用心,希望能有人注资,继续走下去,把这部电影做到尽善尽美。
  季玉翻了下剧本,想了下问:“我能问问,你们之前的资方,为什么突然撤资吗?我要听实话,希望大家能开诚布公。”
  导演和副导对视了一眼,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好像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拍电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因为各方的关系牵连复杂。
  导演有了拍摄的想法,找到了立项的公司。
  公司开始募集资本,资方会推荐的编剧,开始甄选主演,演员又找了自己熟悉的宣发公司,宣发公司又找了一些演员塞到剧组。
  关键是这里面还有几个资方,就更加复杂了,很多彼此都有联系。
  举个例子,可能编剧和演员是朋友,你要换掉演员,那编剧也不干了。
  这次资方撤出,是因为要塞公司捧的新人,还要求至少是二番。
  电影原编剧觉得不行,剧情已经很饱满了,不能再加人物,不然得重新拍一条支线。
  于是他辞职不干了。
  这对资方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立刻找了一个愿意改的新编剧顶上。
  导演看完改完的剧本,认为新版不好,新加的人物没有任何意义,重拍会让成本更大。
  后面双方谈崩了,资方就决定撤资。
  ……和撤资公司关系紧密的原定发行方,同时也撂了挑子。
  一堆事接肘而来,所以剧组陷入了困境。
  季玉翻了下项目书,抬头说:“撤资的这个人,是陆月行吧。”
  虽然表面上是投资公司,但是真的决策人是这位陆女士没错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