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菲雪看着有说有笑的念浅安和念秋然,羡慕之余不愿再像前世那样费心钻营,宁愿平平淡淡地和简单人打交道,至少心安理得。
  等到下车时,已然聊得亲昵热闹的三人不得不分开,各自随着长辈按家世、房头排队步行进宫。
  因于老夫人“病了”,周氏成了永嘉候府的唯一代表,领着念秋然和徐氏李菲雪母女前后脚,站在外命妇队伍里。
  同队贵妇们交换着看热闹的眼神:于老夫人除了过年朝拜外,哪回宫中有宴不得“病”一场?简直是明着打安和公主的脸,死磕着不肯和公主儿媳同坐一席。对外如此,难怪念家时常有婆媳不和的笑话看。
  安和公主根本懒得管别人怎么想。
  刘夫人方氏却越发庆幸:还好口头婚约不作数了,不然真娶个公主之女做儿媳,指不定将来被笑话的就是她了。
  心里如是想,对上领着念甘然、念浅安站在内命妇队伍里的安和公主时,少不得露出亲近如常的笑容,颔首以示招呼。
  安和公主翘了翘嘴角,回以皮笑肉不笑。
  她看在刘乾和刘德轩的面子上,给方氏留一份面子情。
  念浅安头一回见便宜舅母,更不会因刘青卓而“迁怒”方氏,也回以礼貌的微笑,心里吐槽的却是便宜祖母:于老夫人胆子真肥,倚老卖老卖到宫里来了,这么不给安和公主脸面?
  够牛!
  够自我!
  念浅安表示服气,顺便偷偷盯着陈氏,见她气色大好又有魏家大嫂二嫂服侍,就强迫自己收回暗藏孺慕的目光。
  殊不知身侧念甘然也在心里吐槽于老夫人:吴氏没出息,于老夫人却太过“出息”了!打安和公主的脸无异于打陈太后的脸。陈太后不计较是上位者的大度,于老夫人竟也跟着装老糊涂,真是不知所谓。
  永嘉候府就没一个长辈靠得住的。
  念甘然看了眼刘嬷嬷帮她拎着的大包小包,越发坚定心志:果然靠人不如靠己,今天就算不能大出风头,也要让宫里宫外都知道,念家还有她这个大姑娘。
  且不说众人心思各异,只说缓缓挪动的命妇队伍品级不同装束不同,当真是花团锦簇。
  遇上端午宫宴这类正经场合,甭管地位高低受不受宠,都得讲宫里的排场和规矩。
  进宫得排队,挪到万寿宫的大空地后还得继续排排站熬吉时。
  等专职吊嗓子的太监一层层将话传进万寿宫,众人神色庄重地听完皇上在前头的开席演讲后,一众女眷才开启严肃活泼模式,娘娘金安娘娘吉祥的请安声不绝于耳,响了足有半刻钟不夸张。
  念浅安只有一个感想:进宫吃顿饭好累!
  陈太后大概深有同感,非常体贴地半句废话也无,等陈姑姑领着宫女派发完除五毒的吉祥物件后,就直接上戏肉,“今年又多了许多生面孔,都是哪家养出来的小姑娘,快站出来让我仔细瞧瞧。”
  或坐或站的贵妇们等的就是这句话。
  她们早收到消息,端午节后三皇子就要行纳妾之礼,经办的是内务府,但四皇子、六皇子屋里也要添人的事儿,皇上已经开了尊口,交给姜贵妃办。
  贵妃操持皇子纳妾,皇后操办皇子娶妃的那一天还会远吗?
  带庶女来的,冲着的是皇子妾的位置,带嫡女来的,谋的是皇子妃的位置。
  而李十姑娘“受惊病倒”,又得三皇子怜惜,直接进皇子所养病后再没回过李家,已经稳稳拿下一个皇子妾的名额,谁还有空看李家的笑话?
  何况流言始终是流言。
  李十姑娘被嫡母磋磨是真是假不重要,重要的是公主府和李家一副通家之好的架势,靖国公府和公主府、李家也不见嫌隙,保不准徐氏还能背靠安和公主、裴氏,再把嫡女塞进皇家。
  安和公主要是想和皇家做亲,何必等到这会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