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阑珊点头:“说了。”又情不自禁地笑说道:“我也没想到竟然这么快,或许是巧合?我还以为至少得两三年呢。”
  晏成书也笑了起来:“你看看,又不自信起来。”他说了这句,看着灯影出神,终于道:“今日跟杨时毅说起,看得出他很喜……”
  见阑珊正竖起耳朵听着,晏成书却停了一停,才道:“他很赞赏你的才干。”
  阑珊因为高兴,便只顾喜欢的摆手道:“哪里,又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
  晏成书叹道:“虽然不是你一个人做到的,但是若没有你,就算去一万个人,也是断然做不到的。湄山的事情我跟杨时毅看法一致,是你去了这一趟,才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可知,造福的不仅是湄山三千的寨民。”
  毕竟当时的情形就像是一个火药桶,而且当地已经在调集军队了,箭在弦上,很快就是血流成河,到时候湄山三千的寨民,外加上启朝的军队,那伤亡便无可估量,而且那正是滇南跟黔地交界的地方,各族百姓众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不可控的血战。
  如果不是阑珊前去,这就是个死结。
  而且晏成书跟杨时毅两人细想,也都知道,此事唯有阑珊才能结。
  晏成书把那一叠手稿放在桌上,想了半晌,看着阑珊道:“姗儿。我有一句话要跟你说。”
  “是什么话?”阑珊正在给他往桌上端菜,闻言忙问。
  “你要相信你自己的能力,你要答应我,不能埋没了这一身的才干。”晏成书郑重说道:“有朝一日你若觉着彷徨无措,我要你想起湄山,想起那些本来会死在争战中的人,想起那些即将出生的婴孩,我要你明白,若没有你,湄山就是无数人的地狱,而不会有什么湄山新寨。”
  阑珊听的呆了。
  这一夜回了房,西窗道:“小舒子,我临行的时候,主子让人带话,让你明儿就回去呢。”
  阑珊道:“下这么大雪,一时半会儿哪回得去。”
  西窗不以为意,反而笑问:“你整天都在府内,出来消遣消遣也行。横竖只让我守着小世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当天晚上,端儿因为白天睡过,闹了很久还不肯入睡。
  西窗便过来接了他过去跟自己一块睡。
  阑珊给端儿熬的有些发困,心中却不停地想着晏成书晚间所说的那些话。
  她应该不会忘记的,毕竟,端儿也是在湄山出生的。
  但是……要怎么才能不埋没了一身所知所学所能呢,她是太子妃啊,连出城来探望自己视作父亲的人,都还成了异事呢,何况别的。
  翌日,西窗叫了两个侍从一起,外加个洛雨,在院子里堆了两个雪人,端儿抱着小黄的脖子,大喜之余,又撸着小黄毛茸茸的头道:“要狗狗,要狗狗!”
  西窗最先明白过来:“世子是想咱们在堆个狗子的雪人。”
  于是大家齐心协力,果然又弄了两只狗出来,倒是像模像样,憨憨厚厚的趴在地上。
  端儿笑呵呵地,又跑去腊梅树下捡了一朵金黄色的梅花,放在其中一只的头顶上,认真说道:“这是小黄,那是小白。”
  引得众人大笑。
  两日后,天色放晴,京城内又派了人来接阑珊回去。
  晏成书道:“我已经好了,你回去吧,横竖你有心,得闲再来就是了,如今已经住了这六七天,再住下去难免引人非议。”
  阑珊道:“那不如老师跟我一起回京。”
  晏成书笑道:“不了,我也不想再受这场颠簸,且这里也清净,我觉着甚好。”
  说着便挪到桌边,将阑珊的手稿拿了出来,道:“有些地方我略做了批改,还有点儿我自己的心得,你拿回去再看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