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弟为何那样 第26节(3 / 4)
少年逆着风站在山巅,脚下便是万千世界,他眉目舒展,如同正月冰雪初融,汨汨溪流蜿蜒而出,带着无限暖意与新生活力。
回去的路上,二人没有再如来时那般穿林走叶,只是在山间缓步慢行。
裴远时身躯极为疲累,四肢空乏,内心却充实而轻盈,他忍不住问素灵真人,他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他出生时,她便难产而死,提及她,众人皆躲闪不言,似乎母亲是什么不可提及的禁忌一般,以至于他从疑惑、不解,到愤怒与抗拒,愤怒于父亲的缄默,抗拒着姨母的亲近。
个中曲直,旁人不肯透露,他就往最恶劣的方向揣测,为什么姨母身为母亲的表妹,却能堂而皇之地取代母亲的位置?为什么他如此冷漠地待他,她和父亲从不对他加以责怪?直到素灵真人叹息着告诉他,事实并不是他想的那样。
她说他的眉眼生得最像母亲,说这些的时候,她眼中的惆怅与怀念过于真实,令他无法忽视,他清楚地感受到,她在透过他看另一个人,而她对那个人,除了怜惜,还有更多不可说的感情。
明明她没透露多少,明明不过是个爱捉弄人的不正经道士……但他偏偏被就打动说服,对她生出无端的信赖来,少年人的固执,原来可以化解得如此轻松。
还有,还有那个女孩儿,她家中到底遭了什么变故,她如今又在何处,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急切地想要关心这些。以及,她,她叫什么名字?
他想知道她的名字。
真人只回答了他最后一个问题,她说:“她姓傅,名儿是新澈,傅新澈。”
“不过我通常叫她小名,清清。”
清清——舌尖抵住上颚,再轻轻一弹,裴远时在口腔中默默练习了一遍,他无声地唤她的名。
旁的事,素灵真人不愿开口了:“贫道也不是那般好搬弄是非之人,说人家小姑娘的事,是为了激励你克服内心,勇于挑战。点到为止即可,别的就别瞎打听了。”
这番话冠冕堂皇,他只能作罢。
还好,他有一整个漫长的夏日可以在须节山上消磨,他可以慢慢来。
修养和行事准则被他抛之脑后,那本皱巴巴的游记,他翻了又翻,无论看多少回,都兴致盎然。
从雾中溪涧到日落山峰,他置身这些绝美景致时,总是忍不住去想她是不是也来过此处,是不是也在清凉的溪中踩过水,捉过鱼;在玉飞峰上看到壮美日落时,她有没有发出同他一样的赞叹?
山上偶尔下雨,他呆在屋内看书,雨丝连绵成珠帘,挂在屋檐下滴滴答答的时候,他看着雨幕想,她也这样看雨吗?这样托着腮,趴在桌子上,无聊地数檐下的雨滴,等着雨下尽,好出去痛快地玩。
在住的屋子的门框边上,他发现了一些小小的刻痕,或长或短的横线,旁边注有日期,他猜想这是记录身高所用。最近的一条是元化二十五年八月,也就是去年夏天,他伸出手比划,随即沮丧地发现,她比他高一个头。那天晚上,他多干了两碗饭。
素灵真人时常教他些功夫,他学得极用心,受到夸赞过后,总会状似无意地问询:“同清清相比如何?”真人笑他爱攀比,说二人不相上下,他就异常满足。偶尔他力不从心,迟迟无法领会招数,真人就主动拿她出来对比,说这一招该如何,她当时学得又如何,他面上低落,心中却为这些得知这些微小讯息而雀跃。
父亲和姨母惊异于他的改变,觉得他话比从前多,也愿意同他们亲近,表情也比过去丰富了不止一点半点。他只说山中惬意,令他十分放松。
“我就说嘛,带远时出来游玩多好,哪有孩子不爱玩乐的,非要拖到现在……”姨母对父亲温柔地责备,她又转过头来哄他,“明年夏天我们还上这处来,好吗?”
他用力点头,心中已经满是期待,明年,明年会不会碰上她?他想同她做朋友,但他还从未主动相交过什么朋友,到时候自己会不会表现得很笨?到时候……他会不会还是没她高……
真正坐镇须节山的须节宗在山的另一头,素灵真人平日不往那边去,也警告过他不要擅闯,山中古刹,被她形容得好似龙潭虎穴。尽管如此,观里无酒时,她又三番五次带着他穿行数里,摸到龙潭虎穴里偷酒喝。
放浪形骸的素灵真人好饮酒也就罢了,有百年清名,超然世外的须节宗的地下竟然也藏有酒窖,且规模还不小,实在让裴远时吃了一惊。
“我跟他们宗主是老相识了!”醉眼朦胧时,素灵真人这般吹嘘。
天下之大,怎么处处都是真人的老相识?既然是老相识,怎么不正大光明地讨要,偏带着晚辈干偷鸡摸狗的勾当?
酒意上头,真人仍像锯嘴葫芦,不肯说太多,只顾左右而言他:“偷鸡摸狗……哼哼,清清可比你机灵多了,有一次被宗内道人正面撞上,她反应快得很,马上说自己是迷路的,演得极真。哪像你,动作僵硬,步履迟缓,过于提心吊胆,一看就是来作奸犯科的。”
明明是被嘲笑笨拙,裴远时却忍不住微笑,他想象到了那一幕,女孩儿装模作样地说,自己在山上迷路,已经好些天没进食了……
“你滴酒不沾,真乃无趣!哪像我的好师侄,千杯不醉,可以陪贫道畅饮。”
于是那晚,他又生平第一次喝了酒,喝的还是后劲极大的“且欢”。 ↑返回顶部↑
回去的路上,二人没有再如来时那般穿林走叶,只是在山间缓步慢行。
裴远时身躯极为疲累,四肢空乏,内心却充实而轻盈,他忍不住问素灵真人,他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他出生时,她便难产而死,提及她,众人皆躲闪不言,似乎母亲是什么不可提及的禁忌一般,以至于他从疑惑、不解,到愤怒与抗拒,愤怒于父亲的缄默,抗拒着姨母的亲近。
个中曲直,旁人不肯透露,他就往最恶劣的方向揣测,为什么姨母身为母亲的表妹,却能堂而皇之地取代母亲的位置?为什么他如此冷漠地待他,她和父亲从不对他加以责怪?直到素灵真人叹息着告诉他,事实并不是他想的那样。
她说他的眉眼生得最像母亲,说这些的时候,她眼中的惆怅与怀念过于真实,令他无法忽视,他清楚地感受到,她在透过他看另一个人,而她对那个人,除了怜惜,还有更多不可说的感情。
明明她没透露多少,明明不过是个爱捉弄人的不正经道士……但他偏偏被就打动说服,对她生出无端的信赖来,少年人的固执,原来可以化解得如此轻松。
还有,还有那个女孩儿,她家中到底遭了什么变故,她如今又在何处,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急切地想要关心这些。以及,她,她叫什么名字?
他想知道她的名字。
真人只回答了他最后一个问题,她说:“她姓傅,名儿是新澈,傅新澈。”
“不过我通常叫她小名,清清。”
清清——舌尖抵住上颚,再轻轻一弹,裴远时在口腔中默默练习了一遍,他无声地唤她的名。
旁的事,素灵真人不愿开口了:“贫道也不是那般好搬弄是非之人,说人家小姑娘的事,是为了激励你克服内心,勇于挑战。点到为止即可,别的就别瞎打听了。”
这番话冠冕堂皇,他只能作罢。
还好,他有一整个漫长的夏日可以在须节山上消磨,他可以慢慢来。
修养和行事准则被他抛之脑后,那本皱巴巴的游记,他翻了又翻,无论看多少回,都兴致盎然。
从雾中溪涧到日落山峰,他置身这些绝美景致时,总是忍不住去想她是不是也来过此处,是不是也在清凉的溪中踩过水,捉过鱼;在玉飞峰上看到壮美日落时,她有没有发出同他一样的赞叹?
山上偶尔下雨,他呆在屋内看书,雨丝连绵成珠帘,挂在屋檐下滴滴答答的时候,他看着雨幕想,她也这样看雨吗?这样托着腮,趴在桌子上,无聊地数檐下的雨滴,等着雨下尽,好出去痛快地玩。
在住的屋子的门框边上,他发现了一些小小的刻痕,或长或短的横线,旁边注有日期,他猜想这是记录身高所用。最近的一条是元化二十五年八月,也就是去年夏天,他伸出手比划,随即沮丧地发现,她比他高一个头。那天晚上,他多干了两碗饭。
素灵真人时常教他些功夫,他学得极用心,受到夸赞过后,总会状似无意地问询:“同清清相比如何?”真人笑他爱攀比,说二人不相上下,他就异常满足。偶尔他力不从心,迟迟无法领会招数,真人就主动拿她出来对比,说这一招该如何,她当时学得又如何,他面上低落,心中却为这些得知这些微小讯息而雀跃。
父亲和姨母惊异于他的改变,觉得他话比从前多,也愿意同他们亲近,表情也比过去丰富了不止一点半点。他只说山中惬意,令他十分放松。
“我就说嘛,带远时出来游玩多好,哪有孩子不爱玩乐的,非要拖到现在……”姨母对父亲温柔地责备,她又转过头来哄他,“明年夏天我们还上这处来,好吗?”
他用力点头,心中已经满是期待,明年,明年会不会碰上她?他想同她做朋友,但他还从未主动相交过什么朋友,到时候自己会不会表现得很笨?到时候……他会不会还是没她高……
真正坐镇须节山的须节宗在山的另一头,素灵真人平日不往那边去,也警告过他不要擅闯,山中古刹,被她形容得好似龙潭虎穴。尽管如此,观里无酒时,她又三番五次带着他穿行数里,摸到龙潭虎穴里偷酒喝。
放浪形骸的素灵真人好饮酒也就罢了,有百年清名,超然世外的须节宗的地下竟然也藏有酒窖,且规模还不小,实在让裴远时吃了一惊。
“我跟他们宗主是老相识了!”醉眼朦胧时,素灵真人这般吹嘘。
天下之大,怎么处处都是真人的老相识?既然是老相识,怎么不正大光明地讨要,偏带着晚辈干偷鸡摸狗的勾当?
酒意上头,真人仍像锯嘴葫芦,不肯说太多,只顾左右而言他:“偷鸡摸狗……哼哼,清清可比你机灵多了,有一次被宗内道人正面撞上,她反应快得很,马上说自己是迷路的,演得极真。哪像你,动作僵硬,步履迟缓,过于提心吊胆,一看就是来作奸犯科的。”
明明是被嘲笑笨拙,裴远时却忍不住微笑,他想象到了那一幕,女孩儿装模作样地说,自己在山上迷路,已经好些天没进食了……
“你滴酒不沾,真乃无趣!哪像我的好师侄,千杯不醉,可以陪贫道畅饮。”
于是那晚,他又生平第一次喝了酒,喝的还是后劲极大的“且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