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帝后两人的交谈,宦海浮沉几十年的两位老臣听得也酸倒了一排牙,有的话,有的事情是年少之人才能厚着脸皮说得出口,做的出来的。
  沿着河岸往繁华的城中走去,两江总督刘宝山问道:“万岁圣驾是前往行宫驻跸,还是想到其他地方看看,臣等奉陪左右。”
  皇帝略做思忖道:“时间还早,去贡院吧。朕想去看看江南考生举子们应试的环境。”
  于是由两浙总督,浙江巡抚两人做向导,一行人来到了江宁的东南隅,江南贡院东接桃花渡,南抵秦淮河,西临状元境,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贡院围墙四角建有塔楼,内外布满兵丁,戒备森严。贡院中最为广泛分布的是考生学子们白天考试,晚上居住的场所。
  跟随皇帝下马深入号巷中,一路走两江总督一路介绍,“……号巷门口设得水缸和号灯,可供考生们夜间行路,白天饮水之用……”
  皇帝用视线衡量着这些号舍问,“每间的大小是多少?”
  “回皇上,”刘宝山道:“每间号舍高约六尺,深四尺,宽三尺。”
  皇帝喟叹道:“应试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共计九天七夜,食宿作文都要在这鸽笼一般大小的空间内进行,人才济济的江南条件都这样艰苦,无需说其余各地了。”
  “万岁爷,”郁兮轻声问:“为什么这些号舍都没有房门呢?夜宿在此能睡安稳么?”
  皇帝负手,笑着看向她道:“各省乡试时间较长,赶上天气闷热的时候,即便是有道门,朕想也形同虚设了。”
  刘宝山赞同道:“皇上所言极是,所以考生举子们入号房后,自备门帘油布充作门帘,以防风雨。”
  皇帝略做沉吟道:“江南出人才,朝中不少股肱之臣是江南贡院的出身,科考的环境随后慢慢改善,至少得把雨帘给大伙备齐了。朕回头也会跟你们这边的学政上商议此事。”
  身后两位大臣应是,不待他们称颂圣意英明,便见皇后牵起了皇帝的马蹄袖,仰脸直视天颜道:“万岁爷心系天下学子,决意圣明!”
  “是吧,”皇帝在皇后鼻梁上打了个榧子,“教育是国之根基,天下学子是国之栋梁。朕很期待与那些选拔上来的臣子一同共事。”
  刘,崔二人老脸一红,帝后两人毫无顾忌,竟然当着人面竟然手指勾连,非礼勿视,非礼勿视……不过平心而论,对于男人们来说,一个有才华有智慧的女人对他们来说有致命的吸引力。
  皇帝想要什么样的女人几乎都戳手可得,皇后会骑马,还懂得战船上的机关与砍杀,这样的姑娘,皇帝就是一代冷血英雄也难过美人关。
  第65章 宁扇
  离开江南贡院不远处是秦淮河与青溪的合流处, 桃叶渡口。渡口两侧蜿蜒绵亘的楼台水榭, 河面画舫鳞集, 川流不息。
  郁兮把手搭在街道的栏杆上,远望河面上的烟波浩渺, “万岁爷, 这里就是东晋王献之迎送爱妾桃叶渡河, 做《桃叶歌》的那个桃叶渡吧?”
  “正是此地, ”皇帝随她视线远去, 轻声吟诵道: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 我自迎接汝。”
  郁兮笑眼看向他,和之曰:
  “桃叶映江花,无风自婀娜。
  春风映何恨, 感郎独采我。”
  他牵起她的手,吻她花香弥漫的桃花眼, 两人并肩在沿着秦淮河畔漫步,和京城的富贵端庄的气质不同,江南的建筑低矮, 青砖黛瓦,像一幅含情脉脉的水墨丹青, 这里是自由和风流的。
  以前的皇帝是孤独的,她的到来为他的锦绣雄图点绘了画龙点睛的那一笔。他可以同她吟诗作赋,也可以跟她谈国事政务,因为契合, 他的投掷,均有玲珑秀婉的回响。
  这一走走到了傍晚,秦淮的夜有种欲语还休的风情,华灯初上,江水月色溶溶,一切醉人朦胧。
  人何等的自私,这样美妙的夜色,皇帝不愿与皇后以外的人共享,两江总督,江苏巡抚领受旨意后离开,周驿等跟随的侍卫仆从也都纷纷屏蔽,郁兮能感受到暗中无数紧跟她跟皇帝的视线,至少清晰的视野中,俱是月色温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