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3 / 4)
丁夫人忙扶起她,“弟妹客气了,官人说赵大人年轻有为,能结识赵大人这样的少年英才,他打心眼里高兴呢。征北战役中,危险重重,他们既是同僚,又一起上战场,原就该相互帮衬。”
李姝又谢道,“我家官人年轻,懂的少,若不是丁大人的看顾,说不得要多冒多少风险。官人不在家的日子,我整日忧心,如今她平安归来,我如何不感谢丁大人呢。他稍微分一分神看顾一下我家官人,对我们来说,这就是救命之恩了。我们老太太和老爷也一再嘱咐我们,一定要好生谢过丁大人。”
丁夫人忙客气道,“弟妹不用这般客气,这也是他们之间的缘分。好在都平安归来,也都升了官了,算是皆大欢喜。”
丁老太太忽然插嘴道,“侄媳妇,你几个孩子呀?”
李姝忙回答道,“回大娘,我就这一个。”她怕老太太听不见,声音比较大,还竖起了一根手指头。
老太太听懂了,点点头,“侄媳妇命好,头一胎得男。我生了三个女儿才得了儿子,儿子媳妇也是得了两个女儿才得了孙子。”
李姝有些尴尬,这个话题她实在不好评价。
恰巧,丁二娘子来了。
李姝忙看向丁二娘子,丁二娘子十三四的样子,亭亭玉立,迈着细碎的小步子,上前行礼,“巧娘见过婶娘。”
李姝忙拉了她起来,“你叫巧娘呀,真是巧呀,咱们同名呢。”
丁夫人笑了,“这般巧?倒是冲了弟妹。”
李姝摇头,“什么冲不冲的,名字罢了,谁都能叫。我姓李,单名一个姝字。但承蒙宫里太后娘娘抬爱,给我个外号叫巧娘子。”
丁夫人立刻抚掌大赞,“哎呀,没想到弟妹就是那个巧娘子呀,真是,这可真是。巧娘,快给你婶娘再行个礼,你婶娘可是有大功劳的。”
李姝还不等巧娘再次行礼,拉住了她,“嫂子,那不过机缘巧合得了个东西,太后娘娘厚爱,给了我个美名,这天底下比我巧的娘子多着呢。嫂子不知道,我小时候女红不通,后来才好一些,如今呐,就靠着这个美名来撑场面呢!”
丁夫人笑了,“弟妹这般活泼,我跟弟妹说话都能一下子年轻几岁。”
李姝一边笑,一边从手腕上撸下个翠玉镯子,戴到巧娘手上,“我也没什么好东西,这个镯子,给巧娘带着玩。”
巧娘看了一眼丁夫人,丁夫人点点头,巧娘忙道谢,“谢过婶娘。”
李姝拉着巧娘坐下了,一叠声地夸赞,“嫂子真是教女有方,巧娘这般懂礼乖巧,我一看了,就恨不得这是自己的女儿才好。”
丁夫人笑了,“弟妹要是喜欢,把她带回去。我整日都要愁死了,明年就要出门子了,东西还差的多呢,整日不想拿针线,到了婆家可怎么办哟。”
巧娘忙嗔了丁夫人一口,“阿娘!”
李姝笑道,“嫂子要是舍得,我可不就把她带回去了。”
老太太在一边听懂了,忽然插了一句嘴,“侄媳妇,你要不嫌弃,不若认她做个干女儿。让她也沾沾侄媳妇的福气,以后也能子孙满堂。”
李姝愣了一下,立刻反映过来,“哎呀,大娘说道我心坎里去了,什么福气不福气的,我就是喜欢她这样乖巧听话。嫂子可舍得呀?”
丁夫人本来也被婆母说的愣住了,但一想时下认干亲也比较多,无非是多走份礼,听官人说赵大人为人不错,倒是可以来往。
又见李姝不反对,丁夫人立刻也笑意盈盈,“弟妹不嫌弃,我可有什么舍不得的。弟妹不知道,这丫头看着乖巧,其实淘气的很。弟妹真收了她做干女儿,我以后可算能省一半的心了。”
巧娘会意,立刻起身,给李姝行礼,“女儿见过干娘”,然后要跪下磕头。
李姝忙拉着她,不让她磕头。
丁夫人劝道,“弟妹,既是认干亲,就让她把大礼行完,这样以后说起来,才名正言顺,弟妹只管坐下受礼。”
李姝不再拦着,也坐下了,丁家的丫鬟放了个跪垫在李姝面前,巧娘磕了三个头,算是认了这个干娘。
李姝高兴地拉了她的手,立刻又从头上拔下一根金步摇,插戴到她头上,“乖,干娘今儿也没带什么,明儿我让人来接你,你到干娘那里住两天,干娘再好生打扮你。” ↑返回顶部↑
李姝又谢道,“我家官人年轻,懂的少,若不是丁大人的看顾,说不得要多冒多少风险。官人不在家的日子,我整日忧心,如今她平安归来,我如何不感谢丁大人呢。他稍微分一分神看顾一下我家官人,对我们来说,这就是救命之恩了。我们老太太和老爷也一再嘱咐我们,一定要好生谢过丁大人。”
丁夫人忙客气道,“弟妹不用这般客气,这也是他们之间的缘分。好在都平安归来,也都升了官了,算是皆大欢喜。”
丁老太太忽然插嘴道,“侄媳妇,你几个孩子呀?”
李姝忙回答道,“回大娘,我就这一个。”她怕老太太听不见,声音比较大,还竖起了一根手指头。
老太太听懂了,点点头,“侄媳妇命好,头一胎得男。我生了三个女儿才得了儿子,儿子媳妇也是得了两个女儿才得了孙子。”
李姝有些尴尬,这个话题她实在不好评价。
恰巧,丁二娘子来了。
李姝忙看向丁二娘子,丁二娘子十三四的样子,亭亭玉立,迈着细碎的小步子,上前行礼,“巧娘见过婶娘。”
李姝忙拉了她起来,“你叫巧娘呀,真是巧呀,咱们同名呢。”
丁夫人笑了,“这般巧?倒是冲了弟妹。”
李姝摇头,“什么冲不冲的,名字罢了,谁都能叫。我姓李,单名一个姝字。但承蒙宫里太后娘娘抬爱,给我个外号叫巧娘子。”
丁夫人立刻抚掌大赞,“哎呀,没想到弟妹就是那个巧娘子呀,真是,这可真是。巧娘,快给你婶娘再行个礼,你婶娘可是有大功劳的。”
李姝还不等巧娘再次行礼,拉住了她,“嫂子,那不过机缘巧合得了个东西,太后娘娘厚爱,给了我个美名,这天底下比我巧的娘子多着呢。嫂子不知道,我小时候女红不通,后来才好一些,如今呐,就靠着这个美名来撑场面呢!”
丁夫人笑了,“弟妹这般活泼,我跟弟妹说话都能一下子年轻几岁。”
李姝一边笑,一边从手腕上撸下个翠玉镯子,戴到巧娘手上,“我也没什么好东西,这个镯子,给巧娘带着玩。”
巧娘看了一眼丁夫人,丁夫人点点头,巧娘忙道谢,“谢过婶娘。”
李姝拉着巧娘坐下了,一叠声地夸赞,“嫂子真是教女有方,巧娘这般懂礼乖巧,我一看了,就恨不得这是自己的女儿才好。”
丁夫人笑了,“弟妹要是喜欢,把她带回去。我整日都要愁死了,明年就要出门子了,东西还差的多呢,整日不想拿针线,到了婆家可怎么办哟。”
巧娘忙嗔了丁夫人一口,“阿娘!”
李姝笑道,“嫂子要是舍得,我可不就把她带回去了。”
老太太在一边听懂了,忽然插了一句嘴,“侄媳妇,你要不嫌弃,不若认她做个干女儿。让她也沾沾侄媳妇的福气,以后也能子孙满堂。”
李姝愣了一下,立刻反映过来,“哎呀,大娘说道我心坎里去了,什么福气不福气的,我就是喜欢她这样乖巧听话。嫂子可舍得呀?”
丁夫人本来也被婆母说的愣住了,但一想时下认干亲也比较多,无非是多走份礼,听官人说赵大人为人不错,倒是可以来往。
又见李姝不反对,丁夫人立刻也笑意盈盈,“弟妹不嫌弃,我可有什么舍不得的。弟妹不知道,这丫头看着乖巧,其实淘气的很。弟妹真收了她做干女儿,我以后可算能省一半的心了。”
巧娘会意,立刻起身,给李姝行礼,“女儿见过干娘”,然后要跪下磕头。
李姝忙拉着她,不让她磕头。
丁夫人劝道,“弟妹,既是认干亲,就让她把大礼行完,这样以后说起来,才名正言顺,弟妹只管坐下受礼。”
李姝不再拦着,也坐下了,丁家的丫鬟放了个跪垫在李姝面前,巧娘磕了三个头,算是认了这个干娘。
李姝高兴地拉了她的手,立刻又从头上拔下一根金步摇,插戴到她头上,“乖,干娘今儿也没带什么,明儿我让人来接你,你到干娘那里住两天,干娘再好生打扮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