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3 / 4)
王氏道:“老嫂子心慈,这孩子是个可怜的,出生就没了阿娘。又是个有运道的,有老嫂子和方哥儿媳妇疼她。”
那边厢,胡氏两个儿媳妇正在嘀咕:“妹妹没了,就留下个丫头片子,这嫁妆总不能便宜了李家吧。”
“可不就是,好好的人,到他家还没两年呢就没了。照理说,阿娘生了五个,个个顺利,妹妹就算像阿娘一半,也不至于过不去这个坎。”
“你可别说了,人都没了,还是想想以后吧。”
“哎哟,我算什么呢,这事儿,还不是看阿娘的。”
夜里,李姝在床上睡不着。英娘的死对她的震撼太大了,死亡第一次离她如此近。她以后会不会遇到这样的事儿?
想了半天,李姝迷迷糊糊睡着了,睡着前她还在转一个念头,生孩子太苦了,以后还是少生两个吧。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是明天的,不小心点错发出来了,啊啊啊啊~
第39章 争嫁妆抚育婴孩
李家人按照规矩办过了英娘的后事, 该有的体面, 一样没少她的的。胡氏一家人一直盯着,从棺木材质、席面规格、陪葬品类别,样样都不能差了。李家也不预备在这上面落口舌, 称出了足足的银子, 采买时带着英娘的兄长,样样捡好的买。
忙忙碌碌了几天,英娘被体面地送出去了。李氏族人也陆陆续续走了,只剩胡氏一家人还留在李家。郑氏精神好了些,但人变的有些阴郁。
她抱着瑞娘冷笑道:“我还不知道她,左不过是想着英娘的嫁妆。都给她, 以后就当瑞娘外家都死绝了。”
胡氏虽然想要嫁妆,但英娘也是她的女儿, 现在年纪轻轻的就死了,她心里未尝不悲痛。然而, 儿子媳妇们像豺狼一样盯在后面,她根本没时间去伤心女儿的早逝。
瑞娘她也抱过, 抱着孩子的时候,胡氏忍不住心想,要是女儿好好活着该多好,这要是个男娃多好,要是李家二房也答应了亲事该多好。她两个女儿把持住李家第三代中馈,她还愁什么呢,她哪里还需要去讨好儿子儿媳。
可是啊, 世事总是这样不如人意。女儿没了,只留下个丫头。过个一两年,李家必然要娶新人。到时候,这个小可怜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命。也罢,与其把嫁妆留给后面人,还不如她带回去给英娘的兄弟姐妹们。
第二日一早,胡氏吃过早饭,留在正堂和张氏说话。
“亲家老太太,英娘没了,也没留下个正经骨血,英娘的嫁妆,您看我们可能带回去做个念想?”
张氏半晌没说话,郑氏冷笑:“瑞娘才死了亲娘,你又要咒她了,她难道不是英娘生的?”
胡氏的二儿媳帮腔:“六姑妈,瑞娘不过是个丫头,哪里能算正经后人。”
郑氏继续冷笑,不说话。
张氏想了想,英娘那点子嫁妆,李家也不是一定要死扣着不放。只是,今儿给了她嫁妆,明儿不知道这一家子人又要打什么主意了。但不给她,以后三天两头上门,家里还过不过日子了。
张氏道:“这嫁妆你们拉回去了,以后又是个什么说法?瑞娘难道不要外家了?”
郑大郎说道:“瑞娘愿意来,我们做舅舅的,虽然穷了些,管口饭还是没问题的。就是承祖表弟,以后难道不是我娃的姑父?”
郑氏讥讽道:“嫁妆都要拉走了,以后还要靠着亲戚的名分打秋风?我大郎难道是冤大头?合该欠你们的?我告诉你们,嫁妆你们可以拉走,拉走了以后就不要在上我李家门了!瑞娘有我们李家,还怕亏了她?你们可别来充什么好舅舅了,想把她称斤卖了的,头一个就是你们!”
郑二郎接口道:“姑妈说的甚话?好歹是亲戚呢!哪能再不上门呢!就是三郎娶亲,我们也要请姑妈和表弟的。”
郑氏气的直骂:“亲戚?呸,别不要脸了。当初我李家下了多少聘礼?把英娘的嫁妆拿出来数一数,你们克扣下了多少?你娶老婆的钱是从里面克扣出来的吧?怎么,把这嫁妆拉回去卖了,你再娶个小老婆?还是给你亲爹再娶个小娘?不急,你还有个妹妹呢,何愁轮不到你!”
张氏见郑氏骂的不好听,忙制止她:“老大媳妇,你去歇着吧。左不过是那点子东西,何苦来,我手里还有些棺材本,明儿补贴些给大郎。”
郑氏道:“阿娘,媳妇哪里是为了这点子嫁妆。媳妇是为英娘叫屈呢,她才死了几天。瑞娘这样小,这起子豺狼,不问一句瑞娘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就惦记着抢瑞娘的东西。那是英娘留给她闺女的,她要是知道了她挣命生下的闺女被你们这样对待,半夜变鬼也要吃了你们。”
郑氏说完,抱着孩子去了东厢房。
胡氏忽然哭了起来,“我能怎么办啊?老天爷,你咋不要了我的命?一个个都这样逼我啊,都说多子多福,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返回顶部↑
那边厢,胡氏两个儿媳妇正在嘀咕:“妹妹没了,就留下个丫头片子,这嫁妆总不能便宜了李家吧。”
“可不就是,好好的人,到他家还没两年呢就没了。照理说,阿娘生了五个,个个顺利,妹妹就算像阿娘一半,也不至于过不去这个坎。”
“你可别说了,人都没了,还是想想以后吧。”
“哎哟,我算什么呢,这事儿,还不是看阿娘的。”
夜里,李姝在床上睡不着。英娘的死对她的震撼太大了,死亡第一次离她如此近。她以后会不会遇到这样的事儿?
想了半天,李姝迷迷糊糊睡着了,睡着前她还在转一个念头,生孩子太苦了,以后还是少生两个吧。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是明天的,不小心点错发出来了,啊啊啊啊~
第39章 争嫁妆抚育婴孩
李家人按照规矩办过了英娘的后事, 该有的体面, 一样没少她的的。胡氏一家人一直盯着,从棺木材质、席面规格、陪葬品类别,样样都不能差了。李家也不预备在这上面落口舌, 称出了足足的银子, 采买时带着英娘的兄长,样样捡好的买。
忙忙碌碌了几天,英娘被体面地送出去了。李氏族人也陆陆续续走了,只剩胡氏一家人还留在李家。郑氏精神好了些,但人变的有些阴郁。
她抱着瑞娘冷笑道:“我还不知道她,左不过是想着英娘的嫁妆。都给她, 以后就当瑞娘外家都死绝了。”
胡氏虽然想要嫁妆,但英娘也是她的女儿, 现在年纪轻轻的就死了,她心里未尝不悲痛。然而, 儿子媳妇们像豺狼一样盯在后面,她根本没时间去伤心女儿的早逝。
瑞娘她也抱过, 抱着孩子的时候,胡氏忍不住心想,要是女儿好好活着该多好,这要是个男娃多好,要是李家二房也答应了亲事该多好。她两个女儿把持住李家第三代中馈,她还愁什么呢,她哪里还需要去讨好儿子儿媳。
可是啊, 世事总是这样不如人意。女儿没了,只留下个丫头。过个一两年,李家必然要娶新人。到时候,这个小可怜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命。也罢,与其把嫁妆留给后面人,还不如她带回去给英娘的兄弟姐妹们。
第二日一早,胡氏吃过早饭,留在正堂和张氏说话。
“亲家老太太,英娘没了,也没留下个正经骨血,英娘的嫁妆,您看我们可能带回去做个念想?”
张氏半晌没说话,郑氏冷笑:“瑞娘才死了亲娘,你又要咒她了,她难道不是英娘生的?”
胡氏的二儿媳帮腔:“六姑妈,瑞娘不过是个丫头,哪里能算正经后人。”
郑氏继续冷笑,不说话。
张氏想了想,英娘那点子嫁妆,李家也不是一定要死扣着不放。只是,今儿给了她嫁妆,明儿不知道这一家子人又要打什么主意了。但不给她,以后三天两头上门,家里还过不过日子了。
张氏道:“这嫁妆你们拉回去了,以后又是个什么说法?瑞娘难道不要外家了?”
郑大郎说道:“瑞娘愿意来,我们做舅舅的,虽然穷了些,管口饭还是没问题的。就是承祖表弟,以后难道不是我娃的姑父?”
郑氏讥讽道:“嫁妆都要拉走了,以后还要靠着亲戚的名分打秋风?我大郎难道是冤大头?合该欠你们的?我告诉你们,嫁妆你们可以拉走,拉走了以后就不要在上我李家门了!瑞娘有我们李家,还怕亏了她?你们可别来充什么好舅舅了,想把她称斤卖了的,头一个就是你们!”
郑二郎接口道:“姑妈说的甚话?好歹是亲戚呢!哪能再不上门呢!就是三郎娶亲,我们也要请姑妈和表弟的。”
郑氏气的直骂:“亲戚?呸,别不要脸了。当初我李家下了多少聘礼?把英娘的嫁妆拿出来数一数,你们克扣下了多少?你娶老婆的钱是从里面克扣出来的吧?怎么,把这嫁妆拉回去卖了,你再娶个小老婆?还是给你亲爹再娶个小娘?不急,你还有个妹妹呢,何愁轮不到你!”
张氏见郑氏骂的不好听,忙制止她:“老大媳妇,你去歇着吧。左不过是那点子东西,何苦来,我手里还有些棺材本,明儿补贴些给大郎。”
郑氏道:“阿娘,媳妇哪里是为了这点子嫁妆。媳妇是为英娘叫屈呢,她才死了几天。瑞娘这样小,这起子豺狼,不问一句瑞娘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就惦记着抢瑞娘的东西。那是英娘留给她闺女的,她要是知道了她挣命生下的闺女被你们这样对待,半夜变鬼也要吃了你们。”
郑氏说完,抱着孩子去了东厢房。
胡氏忽然哭了起来,“我能怎么办啊?老天爷,你咋不要了我的命?一个个都这样逼我啊,都说多子多福,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