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抬棺(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另外七个抬匠一起跟着大喊:“嗨佐~”
  这是,节目旁白再入:
  “抬匠,一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职业,正在退出历史舞台,李铁柱或许是最年轻的抬匠了。川南抬匠号子,已经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南乡间小路崎岖不平,弯道多,路面窄,交通十分不便,就产生多人合作整体用力,运用力学原理,通过工具将所抬物体的重量均匀分解到每个人肩上。由最少两人发展到多人,最多有一百二十八人的队形,所抬之物重达两吨,并把强体力劳动与民间歌谣结合起来,以喊号子统一行动,协调步伐,这就产生抬工号子。”
  李铁柱领颂:“嗨佐!”
  众抬匠众呼:“嗨佐嘿佐……嗨佐!!!”
  伴随着强有力且整齐的脚步声,棺材被抬了起来,八个人抬着穿过下载弯曲的竹林小道。
  领颂:“说走就走!”
  众呼:“喊来就来!”
  领颂:“天上明晃晃!”
  众呼:“地上水凼凼!”
  领颂:“前面是个包!”
  众呼:“后面脚提高!”
  李富贵虽然临时退出,但还是走在了抬棺队伍的前面,负责提醒李铁柱主意地形控制节奏。
  整体而言还挺顺利,倒不是李铁柱表现得多好,而是主人家选的路挺好,除了一个山坡之外没有特别难的路,所以没有太大的挑战。要知道,有的抬棺队伍是要爬悬崖、过独木桥等特殊道路的。
  抬匠一边喊着号子一边有节奏的使棺材上下摇动着,棺材上的花架和公鸡也随着点头,棺材走一段距离会歇脚,叫做打土。
  每停一次就放一次鞭炮,送丧的人要下跪到抬匠起步才起来,棺材从入殓到送葬都不能落地,直到抬至坟前。
  弹幕:
  “原来农村出殡是这么抬的?”
  “山区最难,西川抬匠是出了名的厉害。”
  “节目组用心了……”
  “这号子还有点好听呢!难怪能申遗。”
  “《哦豁原始人》已经做成中华乡俗文化节目了,赞一个!”
  “都说了李铁柱是音乐世家,现在信了吧?”
  “还别说,现在四十岁以下的农村人,都没几个会唱抬工号子的了。”
  “抬工号子分很多种,抬的东西不同唱得也不一样。”
  “我刚刚专门暂停了一下,去听了一遍李铁柱版本的《祝你生日快乐》,嗯……”
  “哈哈哈哈……”
  “神似!”
  “李铁柱:艺术来源于生活。”
  半个小时后,送葬队伍来到了早就修好的坟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