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3 / 4)
不仅如此,她隐隐察觉到,许多人对她的态度有点微妙。如果纯粹是因为周霁尧的关系,她反思过,她跟他已经保持了足够多的距离,至少在人前是这样。假如是因为她一直在他的办公室办公,后来,她提过她可以去会议室,也尽量减少了在他办公室的停留时间。
“你为什么让我留在你的办公室?”
周霁尧一直没答话,孟想追问。
他沉默片刻,往后一靠,看着她,“你觉得是因为什么?”他反问她。
她抿唇:“总归不是害我。”
她隐隐能明白他在给她无声的撑腰,帮她镇场子。可恰恰也是因为这样,必然有员工觉得她是靠着周霁尧的关系,即便口服,心也不会服。
留在他这里有好处,也有坏处。
周霁尧拿起桌上的茶杯,放到唇边抿了一口,再放回去。
而后,他深深的看了孟想一眼:“我相信我的乙方。”
他这么说。
掷地有声,似是感叹,又仿佛只是回答她先前的疑问。
孟想抿嘴浅笑。
终于下了决心。
“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做?”
周霁尧一愣,随即也笑了,“你不是有解决法子了?”
孟想撇嘴:“不如给点建议?”她很认真的求问。
他坐起来,拿着茶杯晃了晃,杯里的茶叶打着圈,又沉入杯底。
“真要我说?”
“说吧,我虚心接受。”
周霁尧捧着茶杯看她:“我就说一句,亲力亲为有时候未必是好事。”
孟想若有所思,跟她的自我反思不谋而合。
碰了几次软钉子后,她才明白过来,周霁尧一开始就不着痕迹的提醒过她了。她不是周氏科技的员工,凭什么大家都要听她的?
就因为她做了这份策划?
即便是执行这份策划和流程,他们也不是因为她。
于是,一遇到细节问题,矛盾就来了。
这里不像孟想在自己公司或是以前工作的时候,从策划到执行都是同一个工作团队,完全能默契的配合,大家也是有什么说什么,谁都不会藏着掖着。
与她在周氏的初来乍到截然不同。
孟想叹气,明白的太晚了。
她的脾气就是这样,工作上有什么看不过眼的就要说。在她看来,她的亲力亲为是她的工作态度,但在其他人眼里,大概就是横插一脚。
和周氏的合作确实是个大单子,实际上,也并不好做。 ↑返回顶部↑
“你为什么让我留在你的办公室?”
周霁尧一直没答话,孟想追问。
他沉默片刻,往后一靠,看着她,“你觉得是因为什么?”他反问她。
她抿唇:“总归不是害我。”
她隐隐能明白他在给她无声的撑腰,帮她镇场子。可恰恰也是因为这样,必然有员工觉得她是靠着周霁尧的关系,即便口服,心也不会服。
留在他这里有好处,也有坏处。
周霁尧拿起桌上的茶杯,放到唇边抿了一口,再放回去。
而后,他深深的看了孟想一眼:“我相信我的乙方。”
他这么说。
掷地有声,似是感叹,又仿佛只是回答她先前的疑问。
孟想抿嘴浅笑。
终于下了决心。
“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做?”
周霁尧一愣,随即也笑了,“你不是有解决法子了?”
孟想撇嘴:“不如给点建议?”她很认真的求问。
他坐起来,拿着茶杯晃了晃,杯里的茶叶打着圈,又沉入杯底。
“真要我说?”
“说吧,我虚心接受。”
周霁尧捧着茶杯看她:“我就说一句,亲力亲为有时候未必是好事。”
孟想若有所思,跟她的自我反思不谋而合。
碰了几次软钉子后,她才明白过来,周霁尧一开始就不着痕迹的提醒过她了。她不是周氏科技的员工,凭什么大家都要听她的?
就因为她做了这份策划?
即便是执行这份策划和流程,他们也不是因为她。
于是,一遇到细节问题,矛盾就来了。
这里不像孟想在自己公司或是以前工作的时候,从策划到执行都是同一个工作团队,完全能默契的配合,大家也是有什么说什么,谁都不会藏着掖着。
与她在周氏的初来乍到截然不同。
孟想叹气,明白的太晚了。
她的脾气就是这样,工作上有什么看不过眼的就要说。在她看来,她的亲力亲为是她的工作态度,但在其他人眼里,大概就是横插一脚。
和周氏的合作确实是个大单子,实际上,也并不好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