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你可能没听过,它的别名就是在江湖中鼎鼎有名的——□□!
  一般雄黄加热到六十度左右就会有些许的转化成□□。这要是一个掌握不好,补牙没补成,搞不准就被毒死了呢!
  历朝历代也有不少有名的诗人有牙疼的毛病。
  就比如杜甫、白居易,还有不少写了不少有关于“牙疼不舒服”的诗篇——当然不是这么直白的说牙疼,但是翻译过来差不多就这个意思。
  最厉害的就是一个宋代的叫做李昿的诗人。
  听着好像没什么名气,但是这个诗人有好几首诗传下来,还通通用了一个标题——《齿疾未平灸疮正作新诗又至奇韵难当暗忍□□强思酬和别披小简盖念》
  看看这名字长的!
  翻译过来,就是说:我现在牙齿疼的不行,炙疮又犯了,还要写新诗!
  这个韵啊,太难写了。我这难受的都□□出声了。
  最后表达了一下对对方的思念之情。
  先不说诗的内容怎么样,但是光看这标题,就能明白这位诗人估计快要被牙疼和炙疮给逼疯了。
  说起来,要讲起治疗口腔问题特别是牙疼的话,苏夏也是有话要说的。
  古代传下来有一则华佗治牙痛要诀:“一撮花椒小一盅,细辛白芷与防风,浓煎漱齿三更后,不怕牙痛风火虫。”
  先不论这则要诀到底是不是华佗传下来的,但是华佗擅长治疗口腔问题,这倒不是假的,苏夏亲眼见过的呀!
  不仅如此,针对不同的口腔问题,华佗还有不同的药方。
  这回萧雅主要是来求药消炎消肿的,对于苏夏来说就更不是问题了。
  苏夏站起来,“你跟我去一趟隔壁吧。”
  院长知道苏夏手头上没药,为了方便取药,干脆就把她的办公室安排在了药方隔壁。
  进门跟看药方的小护士打了个招呼,苏夏就自顾自的抓药去了。
  只见她在各个重要的抽屉里随意抓了一把,然后混在一起放到机器里磨成药粉。
  然后把药粉放到一个喷瓶里,递给萧雅。
  “每天三次,喷在牙龈肿痛和口腔溃疡的部位,然后闭上嘴巴保持五分钟左右。”苏夏道。
  “可能稍微有一点苦,但是基本上喷一次就能感觉到明显的效果,一天三次的话,隔天一早就应该好的差不多了。”
  萧雅全程都是懵的,最后就这样花了二十块钱买了一瓶刚刚做好的药粉。
  ……
  等到萧雅离开之后。
  苏夏回办公室等了一会儿才等到第二个病人。
  估计大家还是在观望阶段?
  也不知道原本那些找院长提要求的病人及其家属都到哪里去了。
  接下来的好几个病人都是坐轮椅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