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是韩瑶光1.0版来了没准挺喜欢,可她,对不起,吾甚粗鄙,就想看帅哥露着腹肌人鱼线顶胯。
  常悦是知道瑶光身份的。她本想着这位客人出身高贵,家学渊源,必然喜欢这种高雅的调调儿,没想到人家刚一见童儿们还挺高兴的,越听越不乐呵了。
  那还行?
  不是砸了他们暖云深的招牌么?
  联想到韩瑶光的传奇经历,常悦认为,人家这舞蹈大师,要么是看不上这些歌舞,要么是联想起了自己做舞伎时某些不愉快的经历。
  她暗暗出了一身冷汗,连忙给伴奏乐队使眼色,不一会儿这一曲便结束了。她又叫来几个美少年陪瑶光喝酒讲笑话。
  没想到这个效果还不如歌舞呢!
  喝酒得行酒令,就连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也得跟着行酒令,人家刘姥姥起码还会说句“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人家薛蟠还会说“女儿愁,大风刮倒梳妆楼”,她韩星子连古代顺口溜都不会几个,让她怎么玩?玩老虎杠子鸡还是石头剪子布?
  再说讲笑话。
  给贵族们取乐讲笑话也得用典故。
  韩瑶光当初看《红楼梦》都看不懂什么“绿蜡”“蕉叶”的典故,更别说这大周之前还有两个架得空空的虞朝、元朝,古代名人一概不知,典故更不用提了。
  所以,到底哪里好笑啊?!
  为什么你们一个个都觉得很好笑啊?
  很难理解么?
  试想一下,一个现代人出去参加聚会,结果别说“雨女无瓜”“不大聪明的亚子”这些了,连“摸仙煲”和“双击666”都不知道是什么,这怎么玩?还不是大家呵呵呵哈哈哈的时候跟着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不过孩子们声音很好听,长得又美,虽然听不懂他们在絮叨什么,又为何发笑,不过看着美少年笑得这么甜也挺好的。
  到了后来,瑶光全靠着意志力和小哥哥们的美色才没睡着。
  她这时明白了。
  没文化真不行,连古代窑子都逛不了!歌舞觉着无趣,笑话大概也只能欣赏粗鄙的,引经据典的,夹杂文言的,她一概欣赏不了。
  偏偏她第一次来,暂时也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欣赏水平。
  这一轮结束,常悦额头都冒汗了,美少年们也安静了许多。
  场面一度尴尬。
  瑶光如何看不出来?
  但是这真不是人家的错啊!换了老郡主、裕和县主哪怕张师姐薛娘子,恐怕这会儿都得到了极大的感官享受。
  看着不安的美少年们,瑶光心中充满内疚,只好说:“我近日有些困乏,你们可有会合香、打香篆的?”这个又符合暖云深的高雅设定,又不用出声说话!
  常悦赶紧叫了两个少年出队,又赔笑道:“炼师既然困乏了,不若清静清静。你们陪炼师去静室小憩。”
  瑶光点点头,常悦击掌两声,美少年们立即列成了两队,额手拜礼。
  这场面气派,简直跟电影《大奥》中将军驾临后宫时一模一样,两位少年陪着瑶光向临室走去,其余十几位美少年恭恭敬敬匍匐在地,其中一些有野心的则在她经过时还会偷偷微微扬首,露出楚楚可怜的双眼,用眼神大声喊着“炼师!求包养”。
  一时间美人如云,锦衣如花,人面锦绣交相辉映。
  这个场面足以让任何女人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和刺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