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祖国奔赴万里[快穿] 第17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陈奶奶一家三口搬进新家后的四年,国内抗肿瘤的药物多了不少选择。
  在以前,很多肿瘤患者只能选择进口的抗癌药。
  这些药品,价格十分的昂贵,有些得自费、有些就算有医保报销,自己承担的那部分也不少。
  要是家境不是太好的人家,有的人无奈的选择放弃治疗,而有的人在家庭的支持下住院,然而几个月下来,家境不好的人家又哪里承担的起。
  而在国家研发出新的药品替代后。
  在价钱方面大大的减轻了患者的压力,不至于为了给一人治病,而拖累了一家人。
  给他们对活着的希望同时,减轻了他们太多太多的压力。
  这一切,来自于向薇医生的团队。
  除了研发药物之外,向薇也并没有放弃临床,此时的她早已经不是参与一场手术就格外惊讶的实习医生。
  在这个圈子里,她有个‘稳手医生’的称号。
  示意着,在手术中,她主刀的双手都特别稳。
  “向医生,这里有几份患者的资料。”护士走进办公室,将手中的资料放在桌面,“按您先前吩咐,选取了五份患者名单。”
  第107章 第四个世界完
  在研发新药的空挡,向薇会做一些肿瘤摘除的手术。
  而这些手术大多都毕竟困难,很多医院的医生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都会劝阻患者及其家属放弃,或者选择其他大医院进行救治。
  或许是因为名气的缘故,很多人选择将病历发送到她的邮箱中,想寻求帮助。
  邮件很多,向薇就算再想帮助这些人,也没法挤出这么多时间来。
  毕竟临床只是她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时间她会待在研究室,研发新型抗癌药剂,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所以,向薇提出了几个要求,从里面筛选出一些患者。
  向薇接过五份名单,等翻开其中两份,她的眉头微微皱起。
  一份是个老人的病历,年岁八十六的老人,因为脑瘤压迫到神经,如果再不进行手术切除,很有可能随时发生意外。
  其实,年纪这么大的患者他们是不提议进行手术。
  而且还是脑部的大型手术,这种大型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不一定能扛过去。
  随时有可能因为其他缘故,从而导致手术失败。
  而且,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整个世界,都没有医生敢断言能百分之百的有把握,甚至连百分之八十的把握都不一定有。
  包括向薇。
  “这个患者是主动联系的我,他希望能与向医生见面谈一谈。”护士说着名单上为什么有这个人的原因,“他、曾经也是一名医生,是一名值得让人钦佩的医生。”
  向薇点了点头,“我知道他。”
  卓乐生医生,是一位血液科医生,他从事这一行有接近六十年,在病倒之前的那个月,还是一名返聘的医生。
  在十几年前,他曾经和自己的小组研发出白血病移植后复发最新免疫疗法,用此疗法治愈了很多患者儿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