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字色:字体:[]

穿成虐文里病美人太子/事了拂衣去 第14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韩语琴是钱桩主事,领先说:“漠狄的银子我们高价收了大半,不如主子所料,如今他们银根已然松动。漠狄境内的商货价格每日都在降,东西还是卖不出去。”
  燕熙气定神闲地勾了丝笑意,问沈潜:“邬氏粮行近来有动静么?”
  沈潜说:“他们之前说要四十万石粮食,付了首款,我们把五万石首粮交付了,前二十万石也在按期交付。按您的意思,找周先生要了特别的香料掺进了粮食里。”
  “很好,把香料交给三爷,叫他们驯狗去闻,到时候战场上就专挑漠狄的军粮打,叫漠狄大军无所遁形。”燕熙点着案面,他病后清减,说这些话时音量不大,却有统率千军万马的气势,“漠狄银根缩紧,商货连日降价,正是积货难出之时。沈潜和赵丰听令,你们速安排人到漠狄抬价收粮,农民和粮商们势必一哄而上要出手里的粮食,我们有多少收多少,务必要叫漠狄自己市场买不到粮。到时候漠狄就不是只找我们买四十万石粮食,他们大军的每一口粮,都得跪着求我卖。”
  赵丰听到燕熙主动点他,惊喜得老泪都要滑下来了,忙跟着沈潜一齐应声:“小的知道了!”
  “漠狄想要吃我的粮,就要给我拿人头来换。”燕熙目光放远,眼中是不掩饰的凶光,他连冷笑都不屑于给予,充满杀气地说:“狄啸欠我的血债,我要他的人头来偿。”
  第112章 朱颜盛艳
  燕熙自汉临漠走后, 没再穿过艳色。
  因着不住在总督府,他基本不用穿官服, 绯色的从一品官服被挂起, 燕熙平日除帽除冠,只简单用素带系发,每日都是一袭极素的白衣。
  不议事时, 他垂发半挽,墨发白衣, 沉静地坐在那里。病弱掩去了锐利与威势,他深藏的稚气浮出些许, 在哀毁中做回了那个十九岁的少年。
  大病初愈,形销骨立,他把累和痛在那场大病中洗净了,像是大梦初醒一般懵懂地立在西境的风里。
  节气已过霜降, 南风已逝,北风呼啸, 竹宅里还留着青色, 那是浓秋里仅剩的生机, 燕熙时常会站在正房门口的竹铃下,听着那若有梵音的竹铃声,久久凝视竹丛的青色, 被秋风吹面色发白。
  -
  宋北溟和周慈一直没有告诉燕熙汉阳身故之事, 可纸包不住火, 燕熙有自己的情报渠道, 终究是会知道的。
  汉临漠的尸身运回了靖都, 与他的父亲汉阳定在了同一天出殡。
  这天宋北溟特意告了假。
  他交代紫鸢和暗卫仔细观察燕熙这些日子接触的人和事, 确认了燕熙还未听到汉阳的死讯。
  这很反常, 因为汉阳身故的消息在京中已经不是秘密,燕熙作为一境总督,各式公文往来和邸报都绕不过他,他必定会得知。
  可燕熙竟然不知。
  只有一个可能,有人专门封锁了这条丧报通往燕熙的所有渠道。
  此非一人之力能办到,便是天玺帝发话也不管用。消息是最难拦的东西,随便一张嘴一张纸就会把消息带到任何角落。
  那么,必是多人合力,靖都、途中、西境的上上下下皆有人用了心思不叫燕熙知道。
  想到这里,宋北溟了然了。
  关心燕熙的人有许多,这些人都还在心疼着燕熙那场大病,生怕燕熙受不住又病一场。
  接连生病,铁打的身体也受不了。
  这些人没有商量,默契地保护燕熙到现在。
  只是,最多也只能瞒到现在。
  汉阳贵为太子太保,一旦出殡,便是天下皆知。就算封锁了燕熙的耳目,百姓、旅人、路人,任何人张口一说,就能给燕熙致命一击。
  而且,剥夺燕熙为汉阳和汉临漠送最后一程的机会,对燕熙而言过于残忍。
  宋北溟不肯让别人往燕熙心头上插刀子,他只能自己来告诉燕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