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虐文里病美人太子/事了拂衣去 第124节(2 / 4)
她难过地红了眼眶,小声地说:“我……对不起。”
燕熙叹了一口气,他站到门边的日头下,雪白的肌肤呈现出半透明的状态,像是随时就会在光里化掉,他很轻地说:“没关系的,你喜欢就好。”
刀刀分不清燕熙说的是她想回营的事,还是她方才的冒犯。
她在燕熙刻意保持的距离中减轻了战栗感,思路也跟上了,但说话还是不太利索:“那个,我不是不愿意呆在你身边,我是更喜欢军营。我在军营里很快乐,哥哥们对我很好,我手下九个兵很听话,兄弟们还都很帅,我还是想回到军营。”
“没关系的。”燕熙再一次这样说。
他挑了帘子出去,日光晃动,影子被坠下的帘子打碎,他破碎地存在于这个世界,连话音都显得不真切,“你若哪天改变主意了,可以再来找我。”
刀刀点头,望着方才落下帕子的地方,泪珠子滑了下来。
她知道燕熙是一个绝对信得过的同伴,然而就在刚才,她失去了唯一与燕熙成为朋友的机会。
-
燕熙走出营帐,远远看到宋北溟在校场那头,宋北溟一眼就捕捉到了他,对他挥手招呼。
燕熙孤身立于此处,看到宋北溟热烈的笑容,不由也跟着笑了。
他想,他不是好人,他站在文斓和执灯者面前会自惭形秽,他远没有外人看起来那么纯良美好。
当他揭开漂亮的画皮,里面是老于世故的算计。只有宋北溟见识过他的邪恶,却不怕他。
别人的眼中的鸩毒,于梦泽是甘露。
燕熙连在商白珩面前都会下意识装乖巧,只有在宋北溟面前才会剥开外皮,坦诚相见。
他们开始于较量和算计,那不是美好的相遇,但于他们恰是最好的开始。
最恶的模样都能水乳交融,再有千变万化也不怕对方退却。
燕熙站在校场边缘,士兵们见到他都恭敬地垂下头,宋北溟策马朝他而来。
两人目光相黏时,战鼓乍然响起。
-
卫持风面色一凛,听出那鼓点的意思,立刻说:“主子,有战事。”
满场的兵霎时奔跑起来,北风惊雪蹬起双蹄,亢奋地朝天哧气。
宋北溟驭马来到燕熙跟前,燕熙知道鼓响起要在一柱香的时间内集结,道别那么奢侈,时间只够燕熙交代最重要的事:“师父手有伤,不能让他去。”
“你放心。”宋北溟骑马停在燕熙身前,弯身在他肩膀上按住,“苍龙军第一仗必会一飞冲天。”
燕熙抬手,与宋北溟的手在空中交握,说:“宋副都统威武,必胜。”
宋北溟策马奔向队伍,笑道:“谢督台大人升官。”
-
战事在西洲的玉关县。
玉关知县杜铉站在城楼上,城门紧闭,他已经衣不解带地在城楼上督战两日,他一脸拉碴的胡子,手上提着干了血迹的刀,丝毫看不出是个读书人。
身边的师爷也随了他,仪容潦草地听他吩咐城里安民的事情,一一记下,小跑着下了城楼。 ↑返回顶部↑
燕熙叹了一口气,他站到门边的日头下,雪白的肌肤呈现出半透明的状态,像是随时就会在光里化掉,他很轻地说:“没关系的,你喜欢就好。”
刀刀分不清燕熙说的是她想回营的事,还是她方才的冒犯。
她在燕熙刻意保持的距离中减轻了战栗感,思路也跟上了,但说话还是不太利索:“那个,我不是不愿意呆在你身边,我是更喜欢军营。我在军营里很快乐,哥哥们对我很好,我手下九个兵很听话,兄弟们还都很帅,我还是想回到军营。”
“没关系的。”燕熙再一次这样说。
他挑了帘子出去,日光晃动,影子被坠下的帘子打碎,他破碎地存在于这个世界,连话音都显得不真切,“你若哪天改变主意了,可以再来找我。”
刀刀点头,望着方才落下帕子的地方,泪珠子滑了下来。
她知道燕熙是一个绝对信得过的同伴,然而就在刚才,她失去了唯一与燕熙成为朋友的机会。
-
燕熙走出营帐,远远看到宋北溟在校场那头,宋北溟一眼就捕捉到了他,对他挥手招呼。
燕熙孤身立于此处,看到宋北溟热烈的笑容,不由也跟着笑了。
他想,他不是好人,他站在文斓和执灯者面前会自惭形秽,他远没有外人看起来那么纯良美好。
当他揭开漂亮的画皮,里面是老于世故的算计。只有宋北溟见识过他的邪恶,却不怕他。
别人的眼中的鸩毒,于梦泽是甘露。
燕熙连在商白珩面前都会下意识装乖巧,只有在宋北溟面前才会剥开外皮,坦诚相见。
他们开始于较量和算计,那不是美好的相遇,但于他们恰是最好的开始。
最恶的模样都能水乳交融,再有千变万化也不怕对方退却。
燕熙站在校场边缘,士兵们见到他都恭敬地垂下头,宋北溟策马朝他而来。
两人目光相黏时,战鼓乍然响起。
-
卫持风面色一凛,听出那鼓点的意思,立刻说:“主子,有战事。”
满场的兵霎时奔跑起来,北风惊雪蹬起双蹄,亢奋地朝天哧气。
宋北溟驭马来到燕熙跟前,燕熙知道鼓响起要在一柱香的时间内集结,道别那么奢侈,时间只够燕熙交代最重要的事:“师父手有伤,不能让他去。”
“你放心。”宋北溟骑马停在燕熙身前,弯身在他肩膀上按住,“苍龙军第一仗必会一飞冲天。”
燕熙抬手,与宋北溟的手在空中交握,说:“宋副都统威武,必胜。”
宋北溟策马奔向队伍,笑道:“谢督台大人升官。”
-
战事在西洲的玉关县。
玉关知县杜铉站在城楼上,城门紧闭,他已经衣不解带地在城楼上督战两日,他一脸拉碴的胡子,手上提着干了血迹的刀,丝毫看不出是个读书人。
身边的师爷也随了他,仪容潦草地听他吩咐城里安民的事情,一一记下,小跑着下了城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