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节(3 / 4)
胡善围笑道:“你这个人就是好哄,给个镯子就消气了。”
陈二妹就是这种乐天的性格,说道:“在宫里头当差,互相给个台阶下就算了,何必闹得不愉快,我和张淑妃还能像你这样自由的出宫不成?都是要在宫里混一辈子的人。”
想起仁孝皇后生前的托付,张淑妃的表现在胡善围意料之中,名门贵女,傲气,性子急,优点是一旦上位,就能立刻震慑后宫,能够镇得住场子。
缺点嘛,就是一心想吃个大胖子,嘴巴张的太大,嗑坏了牙齿,多嗑几次,就晓得分寸了。
谁能一上手就能做到完美无缺呢?不出事就已经不错了。
两人正聊着,延禧宫图雅过来请胡善围去说话。
张淑妃赐了座,以前高冷的表情也切换了成了和颜悦色,说道:“本宫年轻,以前都没有怎么沾过宫务,多亏了有了胡尚宫带着六局一司襄助,本宫现在才能勉力支撑。本宫天性好强,以前在闺中的时候,无论骑射还是读书写字,本宫都要做的最好,从来不输于人。”
“后来到了嫁人的年纪,本宫也发誓要嫁给世上最优秀的男子,否则宁可在家里孤独终老,反正我们张家也能养得起一个老姑娘。后来……本宫遇到了皇上。”
张淑妃双颊飞红,再配上凹凸有致的身材,永乐帝真是艳福不浅,“本宫不敢奢望和仁孝皇后相提并论,本宫只是想要当后宫最好的嫔妃,为皇上分忧,让皇上在后宫里住的舒坦,慢慢走出悲伤。本宫自觉很努力了,可是事与愿违,本宫的努力并没有起到作用,胡尚宫,你是三朝尚宫,见识多广,可否指点一下本宫,如何让皇上满意,当后宫最好的嫔妃?”
胡善围说道,“既然淑妃娘娘开了口,微臣就实话实说了。您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够优秀,您只是把用力的方向搞错了。宫里曾经有一个嫔妃和您的出身差不错、遇到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受到的挫折也差不多,微臣觉得,淑妃娘娘多了解一下这个嫔妃后来是如何应对的,就像一面镜子似的,就能看清楚自己了。”
张淑妃问:“是谁?还请胡尚宫赐教。”
胡善围说道:“洪武朝的端敬贵妃郭氏。”
胡善围命人把尚宫局所藏的《端敬贵妃起居注》送到延禧宫,供张淑妃自查。
第220章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洪武朝出身最为显赫的嫔妃、绝命毒师鲁荒王朱檀的生母、当今东宫里地位几乎与太子妃平齐的郭良娣的姑祖母、曾经一顾茅庐把守陵的胡善围请到后宫,下岗再就业拜为军师,由此从青铜长成为王者,在即将封为继后时,为了给绝命毒尸的儿子复仇,毒死懿文太子朱标,而被高祖皇帝一杯鸩酒秘密赐死、头衔之长堪比龙母丹妮莉丝的端敬贵妃郭氏,成为胡善围为张淑妃竖起的一根标杆。
胡善围和端敬贵妃郭氏亦师亦友,郭氏不够聪明、不够美、不够年轻,也不够努力,情商智商都平平无奇,但是郭氏在孝慈皇后去世后代掌后宫的那些年里,赢得了高祖皇帝、皇室成员、乃至后宫嫔妃和宫人们的尊敬,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胡善围把《端敬贵妃起居注》送给张淑妃,先划重点,“淑妃娘娘照葫芦画瓢,只需做到端敬贵妃一半就够了。”
起居注记录的是流水账,类似后世的种田文,记录了端敬贵妃生前干了些啥,说了些什么,遇到事情如何应对,如何奖惩,甚至吃住逛花园也有详细记载。
每一条记录都很简短,就像一条条限制在一百四十个字的微博,由宫廷尚宫局司籍女官带领着手下女秀才们记录,更新端敬贵妃每日状态,只是没有配图和美颜自拍照。
张淑妃是“友邦”降臣的后代,北元末年后宫乱成一锅粥,基本宫斗模式是得宠皇后或者嫔妃加一个权倾朝野的太监两人携手,蒙蔽迷惑君王,一手抓前朝权力,卖官鬻爵;一手狠抓后宫计划生育、各种打胎堕胎、谋害皇嗣、不孕不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挑战hard模式。
典型代表就是北元高丽贡女出身的奇皇后和高丽阉奴朴不花。
张淑妃的父亲张玉是北元枢密院(中央情报局局长)知院,耳濡目染,张淑妃对后宫印象大概就是如此,所以,她代掌后宫大权,不知觉的想要狠抓权柄,独揽大权,不信任六局一司,还有,就是对朝鲜(曾经的高丽国)女人有着天然的敌视和防备。
偏偏北元末代皇后奇皇后后来为了巩固权柄,给儿子选太子妃,也是选择了来自母国的高丽人权氏。
巧了,现在永乐朝后宫韩国女团的门面担当贤妃也姓权。故,张淑妃深深忌惮权贤妃。
这本《端敬贵妃起居注》就是一整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黄冈题库》、《课后节节练》以及《嫔妃的自我修养》。
张淑妃啃了一个月,开始怀疑人生:
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这一定是个假的贵妃起居注?
为什么书上写的和我听到的完全不一样?
端敬贵妃和北元嫔妃的手段完全是反着来的。 ↑返回顶部↑
陈二妹就是这种乐天的性格,说道:“在宫里头当差,互相给个台阶下就算了,何必闹得不愉快,我和张淑妃还能像你这样自由的出宫不成?都是要在宫里混一辈子的人。”
想起仁孝皇后生前的托付,张淑妃的表现在胡善围意料之中,名门贵女,傲气,性子急,优点是一旦上位,就能立刻震慑后宫,能够镇得住场子。
缺点嘛,就是一心想吃个大胖子,嘴巴张的太大,嗑坏了牙齿,多嗑几次,就晓得分寸了。
谁能一上手就能做到完美无缺呢?不出事就已经不错了。
两人正聊着,延禧宫图雅过来请胡善围去说话。
张淑妃赐了座,以前高冷的表情也切换了成了和颜悦色,说道:“本宫年轻,以前都没有怎么沾过宫务,多亏了有了胡尚宫带着六局一司襄助,本宫现在才能勉力支撑。本宫天性好强,以前在闺中的时候,无论骑射还是读书写字,本宫都要做的最好,从来不输于人。”
“后来到了嫁人的年纪,本宫也发誓要嫁给世上最优秀的男子,否则宁可在家里孤独终老,反正我们张家也能养得起一个老姑娘。后来……本宫遇到了皇上。”
张淑妃双颊飞红,再配上凹凸有致的身材,永乐帝真是艳福不浅,“本宫不敢奢望和仁孝皇后相提并论,本宫只是想要当后宫最好的嫔妃,为皇上分忧,让皇上在后宫里住的舒坦,慢慢走出悲伤。本宫自觉很努力了,可是事与愿违,本宫的努力并没有起到作用,胡尚宫,你是三朝尚宫,见识多广,可否指点一下本宫,如何让皇上满意,当后宫最好的嫔妃?”
胡善围说道,“既然淑妃娘娘开了口,微臣就实话实说了。您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够优秀,您只是把用力的方向搞错了。宫里曾经有一个嫔妃和您的出身差不错、遇到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受到的挫折也差不多,微臣觉得,淑妃娘娘多了解一下这个嫔妃后来是如何应对的,就像一面镜子似的,就能看清楚自己了。”
张淑妃问:“是谁?还请胡尚宫赐教。”
胡善围说道:“洪武朝的端敬贵妃郭氏。”
胡善围命人把尚宫局所藏的《端敬贵妃起居注》送到延禧宫,供张淑妃自查。
第220章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洪武朝出身最为显赫的嫔妃、绝命毒师鲁荒王朱檀的生母、当今东宫里地位几乎与太子妃平齐的郭良娣的姑祖母、曾经一顾茅庐把守陵的胡善围请到后宫,下岗再就业拜为军师,由此从青铜长成为王者,在即将封为继后时,为了给绝命毒尸的儿子复仇,毒死懿文太子朱标,而被高祖皇帝一杯鸩酒秘密赐死、头衔之长堪比龙母丹妮莉丝的端敬贵妃郭氏,成为胡善围为张淑妃竖起的一根标杆。
胡善围和端敬贵妃郭氏亦师亦友,郭氏不够聪明、不够美、不够年轻,也不够努力,情商智商都平平无奇,但是郭氏在孝慈皇后去世后代掌后宫的那些年里,赢得了高祖皇帝、皇室成员、乃至后宫嫔妃和宫人们的尊敬,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胡善围把《端敬贵妃起居注》送给张淑妃,先划重点,“淑妃娘娘照葫芦画瓢,只需做到端敬贵妃一半就够了。”
起居注记录的是流水账,类似后世的种田文,记录了端敬贵妃生前干了些啥,说了些什么,遇到事情如何应对,如何奖惩,甚至吃住逛花园也有详细记载。
每一条记录都很简短,就像一条条限制在一百四十个字的微博,由宫廷尚宫局司籍女官带领着手下女秀才们记录,更新端敬贵妃每日状态,只是没有配图和美颜自拍照。
张淑妃是“友邦”降臣的后代,北元末年后宫乱成一锅粥,基本宫斗模式是得宠皇后或者嫔妃加一个权倾朝野的太监两人携手,蒙蔽迷惑君王,一手抓前朝权力,卖官鬻爵;一手狠抓后宫计划生育、各种打胎堕胎、谋害皇嗣、不孕不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挑战hard模式。
典型代表就是北元高丽贡女出身的奇皇后和高丽阉奴朴不花。
张淑妃的父亲张玉是北元枢密院(中央情报局局长)知院,耳濡目染,张淑妃对后宫印象大概就是如此,所以,她代掌后宫大权,不知觉的想要狠抓权柄,独揽大权,不信任六局一司,还有,就是对朝鲜(曾经的高丽国)女人有着天然的敌视和防备。
偏偏北元末代皇后奇皇后后来为了巩固权柄,给儿子选太子妃,也是选择了来自母国的高丽人权氏。
巧了,现在永乐朝后宫韩国女团的门面担当贤妃也姓权。故,张淑妃深深忌惮权贤妃。
这本《端敬贵妃起居注》就是一整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黄冈题库》、《课后节节练》以及《嫔妃的自我修养》。
张淑妃啃了一个月,开始怀疑人生:
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
这一定是个假的贵妃起居注?
为什么书上写的和我听到的完全不一样?
端敬贵妃和北元嫔妃的手段完全是反着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