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到了永乐朝,驸马们是否会被“驸马必死”的遗传厄运缠上?
  拜访完“娘家”沐府,胡善围看着天色尚早,加上见到沐昕的感慨,心下一动,去了京城郊外,路上买了些香烛纸钱,去拜祭驸马王宁。
  最初和最痛的爱人,已经在地下化为一否黄土,一道墓碑界限着阴阳两界,她在外头,王宁在里头。
  胡善围给王宁上了三炷香,像是和老友聊天似的说道:“你为了妻儿、替公主顶罪而死。遥想当年,你为了国家大义放弃了我,我怪过你、怨过你,现在我也成家立业,有了后人,我能理解你的原则,你,安息吧。”
  次日,胡尚宫进宫,沈琼莲将尚宫之位交给她,当即出宫,和父兄一起去云贵寻找祖先沈秀的坟墓,迁葬到江南。
  权柄再次回到手里,胡善围驾轻就熟,加上有徐皇后撑腰,交接工作进展顺利。
  仅仅三天后,七月初四的一个黄昏,刚刚下过一场大雨,一扫闷热,天气清爽,徐皇后嫌房里闷,去了凉棚看绿孔雀,永乐帝惦记妻子身体,暂停工作,先去了坤宁宫,打算陪皇后说说话,一起吃顿晚饭,如果能劝皇后多喝一碗粥就更好了。
  凉棚摆着一张罗汉榻,徐皇后虚弱的靠着永乐帝肩膀上,看着绿孔雀开屏,她觉得眼皮子越来越沉,索性闭目小睡一会。
  永乐帝感觉到徐皇后的呼吸越来越浅,直至停止。
  “皇后……妙仪啊?”
  徐妙仪是皇后的闺名。
  他的皇后走了,永远。
  永乐帝没有动,也没有大呼小叫宣茹司药和谈太医,他就像一个雕塑似的定定的坐在罗汉床上,任由渐渐变凉的徐皇后倚靠,徒劳的想用体温将妻子重新暖回来。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徐皇后薨,寿止四十六。
  第216章 卡戴珊
  徐皇后去世,谥号为“仁孝”,以后文中皆称“仁孝皇后”。
  永乐帝效仿当年嫡母孝慈皇后的葬礼规制,给予风光大葬。
  当月,本朝第一次军事行动安南之役的主帅新城侯张辅终于班师回朝,原本五月就取得大捷,活捉了胡季氂父子,但是因路途遥远,携带大量俘虏,又有大象火炮等战利品,一路还有胡季氂的旧部下企图袭营救主,耽误行程,走了两月才到京城。
  大部队接到徐皇后去世的消息,三军皆缟素,为徐皇后举哀。
  一边是皇后的去世的沉重打击,一边是南征军凯旋而归的好消息。
  登基以来第一次大胜,是大明的国运和士气的转折点。
  经历了四年靖难之役的内战,大明元气大伤,就连安南国这种藩国也敢欺瞒永乐帝这个宗主国君王,骗了永乐帝的册封国书,简直是当面打脸,奇耻大辱。
  大明继需一场对外战争的胜利来重新团结、融合大明的军队,振奋民心,扬我国威。
  故,永乐帝强忍住丧妻的悲痛,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和封赏大典,论功行赏,其中功劳最大的当然是张淑妃的亲哥哥、新城侯张辅了。
  张辅被封为了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英国公,岁禄三千石,给予世袭诰券;另赐冠服,金银彩帛,宝钞等物。
  张家由此得到了世袭罔替英国公公爵的爵位,一跃而成为京城最有权势的新贵家族。
  一场大胜,有人像张辅这样扬名立万,一跃成为京城顶级勋贵家族,也有人默默无闻,不求回报,打完仗只想回家看老婆孩子。
  胡宅。
  仁孝皇后去世,宫中办丧事,胡善围初来乍到,刚刚接手,故有些忙乱,隔个三五天才匆匆回家住一晚,陪阿雷吃顿晚饭,睡觉,次日四更就起床进宫,天没亮就在西安门外等候宫门打开,整整一个月都没有歇过半天。
  国丧期间,京城四品以上的命妇按照尚仪局派出的日期,进宫举哀,七月天气恶劣,要么晒得能够把人们活活熬出油来,要么突降暴雨,把人淋成落汤鸡,简直就是冰与火的交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