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节(2 / 4)
第442章 没什么可输
4月初的上海, 已经绿意盎然。
宋家的墓地, 杂花生树, 碧草茵茵,不时有鸟儿发出清脆的鸣叫,活泼又惬意。
外甥女儿紧张地看着姨母, 又不悦地瞪自己的老同学。
明明说好的就是回家祭祀,为父母亲人扫墓。怎么好端端的, 又扯上这些让人心烦的事情?
老同学也是满脸诧异, 一副完全不知情的模样。她满怀歉意的朝老夫人的外甥女儿投去一瞥, 她事先的确没有接到任何通知。
外甥女儿下意识地想问姨母,要不要回避一下?
可究竟是谁回避谁?这儿可是宋家的产业。如果让姨母回避, 岂非奇耻大辱?
可是,整个大陆都已经是人家的了,他们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外甥女儿内心一阵冰凉,不由得懊恼起来, 就连风烛残年老人最后的清静,他们也不愿意给姨妈吗?
一群人之中,最先镇定下来的反而是老妇人。
她微微颔首,算是回复了招呼。
墓园门口的人没有冒冒然上来说话, 而是先行避让进黑色小轿车里头, 好方便他们这行人进墓园。
外甥女儿心中悬着的巨石终于落地,无论如何, 脸对脸的打照面就好。
大家的情况,能不凑在一块儿, 就不要凑一块儿了。
她的老同学忐忑不安地解释:“老人家已经退休了,这几年功夫基本上就是到处走走看看,并不过问政事。他说,领导终身制的问题要从他开始解决。”
老妇人微微笑,轻声细语道:“也好,总比躺在病床上,人都糊涂了,还有一堆人围在你边上,想方设法要榨出东西来好。”
人都要病死了,可不是得糊涂了?
外甥女儿不知道她是不是意有所指,不好接这个话茬。
她知道眼下台弯的这位元首,当初姨母是不同意他上台的,认为有待商榷。
结果有些元老背叛了姨母,没有将她的意见传递过去。
这也是姨母最后心灰意冷,主动离开台弯的原因。
她其实是被逼走的,台弯已经容不下她。
老妇人却主动跳过了这个话题,礼貌地询问墓地的工作人员,可否有现成的祭祀用品可提供。
工作人员有些为难,仓促之间,他们也没来得及做好准备。
墓园门口的小车门开了,有人推着鲜花车出来,表示是供祭祀的人取用。
老夫人心头情绪复杂,宋家除了二姐之外都是基督徒,即使祭拜先人也只是奉上鲜花。
他们连这点都想到了,老夫人有种微妙的受用。
她点点头,吩咐外甥女儿:“替我跟他们说一声谢,谢谢他们如此妥当体贴。”
然而更多的话是没有的,老夫人面色平静地进了墓园。 ↑返回顶部↑
4月初的上海, 已经绿意盎然。
宋家的墓地, 杂花生树, 碧草茵茵,不时有鸟儿发出清脆的鸣叫,活泼又惬意。
外甥女儿紧张地看着姨母, 又不悦地瞪自己的老同学。
明明说好的就是回家祭祀,为父母亲人扫墓。怎么好端端的, 又扯上这些让人心烦的事情?
老同学也是满脸诧异, 一副完全不知情的模样。她满怀歉意的朝老夫人的外甥女儿投去一瞥, 她事先的确没有接到任何通知。
外甥女儿下意识地想问姨母,要不要回避一下?
可究竟是谁回避谁?这儿可是宋家的产业。如果让姨母回避, 岂非奇耻大辱?
可是,整个大陆都已经是人家的了,他们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外甥女儿内心一阵冰凉,不由得懊恼起来, 就连风烛残年老人最后的清静,他们也不愿意给姨妈吗?
一群人之中,最先镇定下来的反而是老妇人。
她微微颔首,算是回复了招呼。
墓园门口的人没有冒冒然上来说话, 而是先行避让进黑色小轿车里头, 好方便他们这行人进墓园。
外甥女儿心中悬着的巨石终于落地,无论如何, 脸对脸的打照面就好。
大家的情况,能不凑在一块儿, 就不要凑一块儿了。
她的老同学忐忑不安地解释:“老人家已经退休了,这几年功夫基本上就是到处走走看看,并不过问政事。他说,领导终身制的问题要从他开始解决。”
老妇人微微笑,轻声细语道:“也好,总比躺在病床上,人都糊涂了,还有一堆人围在你边上,想方设法要榨出东西来好。”
人都要病死了,可不是得糊涂了?
外甥女儿不知道她是不是意有所指,不好接这个话茬。
她知道眼下台弯的这位元首,当初姨母是不同意他上台的,认为有待商榷。
结果有些元老背叛了姨母,没有将她的意见传递过去。
这也是姨母最后心灰意冷,主动离开台弯的原因。
她其实是被逼走的,台弯已经容不下她。
老妇人却主动跳过了这个话题,礼貌地询问墓地的工作人员,可否有现成的祭祀用品可提供。
工作人员有些为难,仓促之间,他们也没来得及做好准备。
墓园门口的小车门开了,有人推着鲜花车出来,表示是供祭祀的人取用。
老夫人心头情绪复杂,宋家除了二姐之外都是基督徒,即使祭拜先人也只是奉上鲜花。
他们连这点都想到了,老夫人有种微妙的受用。
她点点头,吩咐外甥女儿:“替我跟他们说一声谢,谢谢他们如此妥当体贴。”
然而更多的话是没有的,老夫人面色平静地进了墓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