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志忠在村里头呆足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的时间, 他不仅祭拜了素未谋面的爷爷奶奶, 还将坟墓翻修一新。
  除此之外, 他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跟着志愿者学习如何制作草方格防沙。
  每天早晨5:00起床,与当地学校防沙治沙专业的学生一块儿出发。三个人一组,一起扎草方格, 一起挖坑种树。
  一开始的时候,当地学生对台弯充满了好奇, 不停地问东问西。
  两边说起各自上学时, 从书里头学到的对彼此的描述, 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如果不是横穿了半个大陆,陈志忠也不敢相信, 大陆居然有这么多高楼大厦,街上也有小汽车。
  更别说,他还在大家脸上都看到了生机勃勃的笑容。他们每个人都相信明天会更好。
  陈志忠的草方格越做越顺手,他还学会了在草方格中种沙棘跟沙蓬, 依靠这样的方式,可以治理流沙。
  他们种树的途中,还碰到了日本志愿者。
  那位领头的日本老人,已经坚持在中国种了十年树。
  日本四面环海, 气候湿润, 本国的沙漠少的可怜,完全被当作景观来欣赏, 基本不存在荒漠的困扰。
  那位老人却认为地球荒漠化是所有人的问题,他有义务帮助中国治理沙漠。
  陈志忠觉得有趣极了, 他在钓鱼岛的时候跟日本人每天都对峙,好几次都要拔枪相向。
  结果到了这里,他们却成了并肩作战的朋友,大家一起商讨着应当如何才能更高效率的解决荒漠化问题。
  大家得出的共同结论是除了长期综合效益之外,还得考虑尽快产生经济效应,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植树造林中来。
  头发花白的老人大声夸奖中国人治沙有方,居然能够想到草方格这么玄妙的好办法。
  到了午休的时候,他们坐在一起,分享彼此的食物。
  干粮与水都是早上出发时带上的,在沙地里头一泡就是一整天,中途再回去吃饭实在耽误时间。
  用罢饭,志愿者雇来的当地农民唱起了本地的花儿,那高亢清亮的嗓音响彻云霄,在蓝天白云下引得鸟儿都陪着叽叽喳喳直叫。
  陈志忠也忍不住唱了一首闽南语歌,那是他小时候外婆教他唱的歌谣,他常常枕着外婆的歌声入睡。
  那位日本老人也来了兴致,同样唱了一首本国的民歌。
  陈志忠忍不住好奇地问他唱的是什么,老人回答他说是想念妈妈的民歌。
  陈志忠忍不住微笑,他唱的民歌也一样。
  反而是唱花儿的农民哈哈大笑,让他们应当学会活在当下歌颂爱情。
  陈志忠愣了下,旋即倒在沙地里头,也跟着笑起来。
  天那么高,地那么大,他有种天高云阔的豁然开朗,心中说不出的快活。
  青海日光热烈,即使是春天,也晒个不停。
  陈志忠长这么大都没有在如此干燥的地方生活过,呆了没两天,就开始流鼻血。
  婶婶骂他没事找事,非得自己折腾自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