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节(2 / 4)
她紧了紧手中的狼牙棒,同姜砚之更靠近了一些,小声说道,“你仔细看看,鬼在哪里?看我一招把他打得魂飞魄散!”
他们人生地不熟的,谁知道这是个什么厉鬼!她又没有带牛眼泪,压根儿看不见鬼在哪里!
不等姜砚之说话,就有一个声音响起,“嘤嘤嘤,我唱歌给你听,你竟然要打得我魂飞魄散,好狼的心!魏晋兄是个骗子,他说三大王是个好人……可是好人身边跟了个比鬼都凶恶婆娘!”
闵惟秀差点儿被他给气乐了,“喂,三大王,你的鬼兄弟给你安排的好差事!”
简直了!他们都掉到地缝里了,还有案子等着……还让人让人活了!
就是青楼里的花娘们,大白天的也能休息一下啊!
姜砚之断案,那简直不分黑白昼夜。
姜砚之揉了揉眼睛,“你是简宁,你不是简枢密使的儿子,简三郎么?你怎么死了?不对啊,我同惟秀大婚的时候,你还去送了礼的……”
“我是简宁,你认识我?不可能啊,我都死了三年了,以前也从来都没有见过你!你看上去年纪很小,就已经结婚三年了么?可怜我死的时候,都没有成亲,连五指姑娘都没有用过……”
姜砚之咳了咳,这是一个什么奇葩鬼!
死了还惦记着五指姑娘,也不怕自己再死一次……
闵惟秀扯了扯姜砚之的袖子,眨了眨眼睛,她没有看错,在那狭长的甬道里,的确是站着一个穿着短打,着着木屐的少年郎,他的眼睛是大大的桃花眼,看上去颇为轻佻,怎么瞧都不像是洁身自好之人。
“我怎么能够见到鬼了?”闵惟秀扯了扯姜砚之的袖子。
简宁像是有些怕闵惟秀,往石壁旁边缩了缩,“是魏晋兄帮我的,他说你身上煞气重,若是瞧不见我,一个不慎,就把我给煞没了……”
闵惟秀有些囧,所以她在鬼圈里,到底传播开来的是怎样的凶名……
人见怕,鬼见愁?
简宁显然在这里待了很久了,带着二人往前走了几步,就发现了一个稍大一些的空地,“那个就是我的骨头,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变成了鬼。我一直待在这里,哪里都不敢去。无聊了就唱唱曲儿。现在那些歌女们还唱鹊桥仙吗?可出了什么新的曲儿?”
姜砚之颇为复杂的看着他,“我同惟秀成亲,还不到一年。开封府里,也有一个简三郎,他已经成亲了,还中了进士。”
这个简三郎,三年之前,在开封府中可以称得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他的父亲乃是枢密使,执掌枢密院,是同宰相肩并肩的大人物。简枢密使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大郎同二郎十分肖他,性子古板端方,连考进士,都是不上不下恰到好处。
简家世代书香,一门三进士,按说是炙手可热的家族。但是简家的家风孤傲,四平八稳的,一间出格的事情都不做。说得好听一些,那是稳重,说得难听一些,就是没有什么进取之心。
直到这个家中,出了一个简三郎。
简三郎简直就是简家人的反面。
他天生魏晋风流,最擅长的便是写小曲儿,有多少秦楼楚馆花下重金,就是为了求他一曲,他最擅长的便是鹊桥仙。
他文采斐然,却从不作那科举文章,最喜爱的便是骑着一头小毛驴,穿着谢公屐,游山玩水又一遭。
简枢密使说不给他钱,看他怎么浪!
可人家一个小曲儿,就够花半辈子了!就算没有钱,那些花娘们,宁愿倒贴钱,也要博简三郎一笑……
直到三年前的一日,简三郎远游归来,封笔再也不写曲儿了,来年又考了进士,活生生的变成了同简家其他人一个模样。
到现在,那些行首娘子们唱鹊桥仙的时候,还时常感叹,世间有简宁,却再无三郎。
“原来如此。我爹我娘,也没有认出来我来,她们都没有认出我来。” ↑返回顶部↑
他们人生地不熟的,谁知道这是个什么厉鬼!她又没有带牛眼泪,压根儿看不见鬼在哪里!
不等姜砚之说话,就有一个声音响起,“嘤嘤嘤,我唱歌给你听,你竟然要打得我魂飞魄散,好狼的心!魏晋兄是个骗子,他说三大王是个好人……可是好人身边跟了个比鬼都凶恶婆娘!”
闵惟秀差点儿被他给气乐了,“喂,三大王,你的鬼兄弟给你安排的好差事!”
简直了!他们都掉到地缝里了,还有案子等着……还让人让人活了!
就是青楼里的花娘们,大白天的也能休息一下啊!
姜砚之断案,那简直不分黑白昼夜。
姜砚之揉了揉眼睛,“你是简宁,你不是简枢密使的儿子,简三郎么?你怎么死了?不对啊,我同惟秀大婚的时候,你还去送了礼的……”
“我是简宁,你认识我?不可能啊,我都死了三年了,以前也从来都没有见过你!你看上去年纪很小,就已经结婚三年了么?可怜我死的时候,都没有成亲,连五指姑娘都没有用过……”
姜砚之咳了咳,这是一个什么奇葩鬼!
死了还惦记着五指姑娘,也不怕自己再死一次……
闵惟秀扯了扯姜砚之的袖子,眨了眨眼睛,她没有看错,在那狭长的甬道里,的确是站着一个穿着短打,着着木屐的少年郎,他的眼睛是大大的桃花眼,看上去颇为轻佻,怎么瞧都不像是洁身自好之人。
“我怎么能够见到鬼了?”闵惟秀扯了扯姜砚之的袖子。
简宁像是有些怕闵惟秀,往石壁旁边缩了缩,“是魏晋兄帮我的,他说你身上煞气重,若是瞧不见我,一个不慎,就把我给煞没了……”
闵惟秀有些囧,所以她在鬼圈里,到底传播开来的是怎样的凶名……
人见怕,鬼见愁?
简宁显然在这里待了很久了,带着二人往前走了几步,就发现了一个稍大一些的空地,“那个就是我的骨头,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变成了鬼。我一直待在这里,哪里都不敢去。无聊了就唱唱曲儿。现在那些歌女们还唱鹊桥仙吗?可出了什么新的曲儿?”
姜砚之颇为复杂的看着他,“我同惟秀成亲,还不到一年。开封府里,也有一个简三郎,他已经成亲了,还中了进士。”
这个简三郎,三年之前,在开封府中可以称得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他的父亲乃是枢密使,执掌枢密院,是同宰相肩并肩的大人物。简枢密使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大郎同二郎十分肖他,性子古板端方,连考进士,都是不上不下恰到好处。
简家世代书香,一门三进士,按说是炙手可热的家族。但是简家的家风孤傲,四平八稳的,一间出格的事情都不做。说得好听一些,那是稳重,说得难听一些,就是没有什么进取之心。
直到这个家中,出了一个简三郎。
简三郎简直就是简家人的反面。
他天生魏晋风流,最擅长的便是写小曲儿,有多少秦楼楚馆花下重金,就是为了求他一曲,他最擅长的便是鹊桥仙。
他文采斐然,却从不作那科举文章,最喜爱的便是骑着一头小毛驴,穿着谢公屐,游山玩水又一遭。
简枢密使说不给他钱,看他怎么浪!
可人家一个小曲儿,就够花半辈子了!就算没有钱,那些花娘们,宁愿倒贴钱,也要博简三郎一笑……
直到三年前的一日,简三郎远游归来,封笔再也不写曲儿了,来年又考了进士,活生生的变成了同简家其他人一个模样。
到现在,那些行首娘子们唱鹊桥仙的时候,还时常感叹,世间有简宁,却再无三郎。
“原来如此。我爹我娘,也没有认出来我来,她们都没有认出我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