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3 / 4)
沈清月自己酒性不好,醉后也是容易满嘴胡话,便不好指责顾淮。
这日,王氏投路无门,沈世兴索性避而不见,老夫人一再敷衍,永恩伯府下了重手,断了王氏丈夫的一根手指头,而且还是大拇指。
失了小手指不要紧,失了大拇指,一只手就废了,从今以后拿不了筷子,握不了笔,便是出了大牢,这辈子也别想再吃皇粮。
王氏心灰意冷,再不想来求沈家,她私下里筹借银子,打算花重金将丈夫捞出来。
永恩伯夫人得到消息说,牢里的那个大拇指都断了,沈清月那边儿还一点消息都没有,她就有些焦头烂额了,皱眉念叨说:“沈家不可能不逼沈清月的,这沈清月就这样得罪娘家?没有娘家撑腰,她以后就不怕丈夫欺负她?”
她的心腹妈妈问她:“夫人,牢里那边是放过还是……”
永恩伯夫人在犹豫,那人罪不至死,伯府无端背一条人命当然不好,但是就此放过,万一沈家那边松动了怎么办?
谢君娴在她房里做刺绣,她不紧不慢地道:“母亲,那人是贪污一均米才下狱的吧?按照大业律法,打三十大板,关押一年。既有律法,则按规矩行事。他落得这般境地,也是自作自受,不过他应当不会这么觉得,他应该会恨沈家人没有拉拔他一把。沈家这回也得伤筋动骨了……”
这也就意味着,沈清月会同娘家交恶。
永恩伯夫人点点头,吩咐心腹妈妈道:“就按姑娘说的做。”
王氏丈夫的前途,就定在了两个内宅女人云淡风轻的谈话之间。
☆、第148章 第 148 章(四更合一)
第一百四十八章
永恩伯府以王氏丈夫相胁, 企图拿捏沈清月, 虽计谋落空, 他们却还期待着让沈清月吃些苦头。
有些人, 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沈攒典的案子很快出了结果, 夺去攒典之职,当堂打了三十大板,判入狱一年。
王氏终于又见了她的丈夫一面, 尽管她花了不少银子,但挨了三十大板, 她丈夫已经形容枯槁, 判若两人。
王氏料理好丈夫的事, 便上门找老夫人讨要说法。
老夫人深表同情王氏夫妻,随后也无奈道:“并非我不愿意帮你, 从前两家多走动, 我何曾亏待过你?只是此事的确经不了我的手,要怪只能怪……”
说到此, 老夫人便打住了。
王氏一再追问, 老夫人也不说,只抛了个眼神给郑妈妈, 命郑妈妈将她送走。
王氏出了永宁堂就问郑妈妈。
郑妈妈则将内情说给了王氏听,她道:“沈、张两家交恶你是知道的,为的就是我家二姑奶奶的事。二姑奶奶出嫁前, 张家小郎君坏过她的名声, 我家老夫人替孙女出头, 下了张家的脸面。但这都是一年多之前的事了。可巧这回遇到你家老爷犯了事,钱氏估摸着是要趁机报复回去。这事我家老夫人还真替你出不了头。”
王氏可算明白了,原来绕来绕去,关键都在沈清月头上,难怪老夫人让她去求沈世兴。
她二话不说,出了门就直奔顾家。
沈清月早料到王氏要来,亲戚一场,她没有不见的道理,兔子急了还咬人,王氏丈夫入狱,估计正在气头上,若不见,唯恐王氏宁可自伤也要伤人,她便见了王氏。
王氏是沈清月的长辈,按辈分,沈清月还要叫她一声婶婶。
王氏以前从不敢在沈家姑娘跟前拿乔,这回却是拿出拼命的架势,便以长辈自居,涕泗同流地指责沈清月冷血无情。
沈清月一脸发蒙,蹙眉道:“婶婶这可就冤枉我了,此事老夫人可只字未提。自我成亲之后,她的人可从未跨过我家大门,我并不知情。若知道能帮得上婶婶,老夫人派人过来知会一声,我焉能不理?”
王氏并不信,她怒目道:“你父亲沈三老爷我也求过的,难道他也没有告诉你?” ↑返回顶部↑
这日,王氏投路无门,沈世兴索性避而不见,老夫人一再敷衍,永恩伯府下了重手,断了王氏丈夫的一根手指头,而且还是大拇指。
失了小手指不要紧,失了大拇指,一只手就废了,从今以后拿不了筷子,握不了笔,便是出了大牢,这辈子也别想再吃皇粮。
王氏心灰意冷,再不想来求沈家,她私下里筹借银子,打算花重金将丈夫捞出来。
永恩伯夫人得到消息说,牢里的那个大拇指都断了,沈清月那边儿还一点消息都没有,她就有些焦头烂额了,皱眉念叨说:“沈家不可能不逼沈清月的,这沈清月就这样得罪娘家?没有娘家撑腰,她以后就不怕丈夫欺负她?”
她的心腹妈妈问她:“夫人,牢里那边是放过还是……”
永恩伯夫人在犹豫,那人罪不至死,伯府无端背一条人命当然不好,但是就此放过,万一沈家那边松动了怎么办?
谢君娴在她房里做刺绣,她不紧不慢地道:“母亲,那人是贪污一均米才下狱的吧?按照大业律法,打三十大板,关押一年。既有律法,则按规矩行事。他落得这般境地,也是自作自受,不过他应当不会这么觉得,他应该会恨沈家人没有拉拔他一把。沈家这回也得伤筋动骨了……”
这也就意味着,沈清月会同娘家交恶。
永恩伯夫人点点头,吩咐心腹妈妈道:“就按姑娘说的做。”
王氏丈夫的前途,就定在了两个内宅女人云淡风轻的谈话之间。
☆、第148章 第 148 章(四更合一)
第一百四十八章
永恩伯府以王氏丈夫相胁, 企图拿捏沈清月, 虽计谋落空, 他们却还期待着让沈清月吃些苦头。
有些人, 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沈攒典的案子很快出了结果, 夺去攒典之职,当堂打了三十大板,判入狱一年。
王氏终于又见了她的丈夫一面, 尽管她花了不少银子,但挨了三十大板, 她丈夫已经形容枯槁, 判若两人。
王氏料理好丈夫的事, 便上门找老夫人讨要说法。
老夫人深表同情王氏夫妻,随后也无奈道:“并非我不愿意帮你, 从前两家多走动, 我何曾亏待过你?只是此事的确经不了我的手,要怪只能怪……”
说到此, 老夫人便打住了。
王氏一再追问, 老夫人也不说,只抛了个眼神给郑妈妈, 命郑妈妈将她送走。
王氏出了永宁堂就问郑妈妈。
郑妈妈则将内情说给了王氏听,她道:“沈、张两家交恶你是知道的,为的就是我家二姑奶奶的事。二姑奶奶出嫁前, 张家小郎君坏过她的名声, 我家老夫人替孙女出头, 下了张家的脸面。但这都是一年多之前的事了。可巧这回遇到你家老爷犯了事,钱氏估摸着是要趁机报复回去。这事我家老夫人还真替你出不了头。”
王氏可算明白了,原来绕来绕去,关键都在沈清月头上,难怪老夫人让她去求沈世兴。
她二话不说,出了门就直奔顾家。
沈清月早料到王氏要来,亲戚一场,她没有不见的道理,兔子急了还咬人,王氏丈夫入狱,估计正在气头上,若不见,唯恐王氏宁可自伤也要伤人,她便见了王氏。
王氏是沈清月的长辈,按辈分,沈清月还要叫她一声婶婶。
王氏以前从不敢在沈家姑娘跟前拿乔,这回却是拿出拼命的架势,便以长辈自居,涕泗同流地指责沈清月冷血无情。
沈清月一脸发蒙,蹙眉道:“婶婶这可就冤枉我了,此事老夫人可只字未提。自我成亲之后,她的人可从未跨过我家大门,我并不知情。若知道能帮得上婶婶,老夫人派人过来知会一声,我焉能不理?”
王氏并不信,她怒目道:“你父亲沈三老爷我也求过的,难道他也没有告诉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