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肃回京这小半年,也算顺风顺水,除去东宫和顾家之外也有人想挫他锐气,她也能理解,但扯上孙燮就很没必要了。
  孙燮三品大员,管的是京畿民政,虽说铁面无私,但从上回她寻他帮忙改籍的事也看得出来,他并非不知变通之人,上五道折子弹骇,谁跟他过不去呢?
  第322章 侯爷手上有绒花
  杨肃定在海子河上一艘画舫上。
  长缨下衙更了身衣裳,便过去了。去到的时候徐家兄妹还没到,傅容也还在路上,杨肃不知跟凌渊聊什么,看到她来,俩人都站了起来。
  徐瑾若吹风受了些风寒,徐澜昨夜里便没出去,相国寺外的乱子也没赶上。
  晌午接到侍卫们的传话,原本过午就能下衙,但晌午荣胤忽然来了,临时挑了几个千户所检阅阵形。
  大将军对成果不甚满意,所有将领又被召集起来议会了个多时辰,一直到暮色将至才散。
  回府问徐瑾若去不去。她还在鼻塞,瓮声说不去。
  徐澜道:“不去也好,酒也不能喝酒,我们说事儿你也插不上嘴,不像你沈姐姐,什么都会。”
  徐瑾若问:“那沈姐姐去吗?”
  “当然去。”
  徐瑾若便爬起来,吸着鼻子也要去。
  傅容在码头门口正好遇见他们俩,寒暄着登了船。
  船不小,上下两层,已请了人在奏琵琶,舱里烧了薰笼,十分暖和。推窗便见岸上一溜红梅,梅下是奇石,船主们将这一片打造得挺好。
  长缨他们都在下层船舱坐着,除了摆个席面,珠帘相隔的内舱里还有罗汉床,博古架,书案,棋盘等物,而靠窗也立着有雕花的灯台,处处精致周到,应该要价不低。
  但想想今儿作东的是晋王殿下,一切又在情理之中。
  凌渊对着门口坐着,一眼见到他们,以及徐瑾若红通通的鼻头。
  大伙入了座,饭点也到了,伙计先上酒菜。杨肃左首是凌渊,右首是傅容,长缨跟徐瑾若坐一块儿。
  长缨问她:“怎么病了?”她道:“早两日金陵家里我堂姐他们来了,我陪她们在城里逛,着凉了。”又道:“没什么大事,就是鼻子不是很畅。”
  长缨便把她面前的乳鸽炖参汤换成了莲子羹。
  男人们寒暄了几句,很快杨晋被罚了俸的事徐澜也知道了。他给杨肃斟酒,举杯道:“大婚在即,王爷开心点。”
  杨肃忍不住笑:“你就会专拣好听的说。”
  众人都笑起来。知道他于皇帝而言的意义,谁会把这罚俸的事放心上。
  长缨知道杨肃有事,吃完饭便拉着徐瑾若到了楼上。
  楼上有小圆桌,还有斜推窗,可以看到天边明月。
  船娘拿了炉子茶壶棋盘等上来给她们消遣。
  楼下主题是昨夜里的事故。凌渊瞅见杨肃跟傅容气氛差不多,便邀徐澜到船头吹风散酒气。
  船舱里傅容扭头问杨肃:“东宫近来跟顾家似有些裂痕。”
  杨肃道:“裂痕是一直就有的,只是他们相互都脱离不了对方,旁人轻易也无可奈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