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皇宫出来之后,几名官员也没了闲扯的心思,匆匆互相拱手离开,恭王上了车架,道:“往前走。”
  车夫应下了,赶着马车顺着长街往前方走去,却不是王府的方向,不多时,前面路口处站着一个人,手里提着一盏灯笼,像是在等谁似的。
  马车停了下来,车夫低声道:“王爷,是窦大人。”
  恭王立刻道:“让他上来。”
  不多时,窦明轩便进了马车来,恭王吩咐车驾打道回王府,窦明轩压低声音道:“王爷,怎么样?”
  恭王简单地道:“下令彻查。”
  窦明轩倒吸了一口凉气,声音里带着几分轻快和喜意:“那这一查下去,拔出萝卜带出泥,那位恐怕要被牵扯到了。”
  恭王却摇摇头:“不一定,断尾求生,这种事情,他已不是第一回 做了。”
  窦明轩迟疑道:“王爷的意思是……”
  恭王冷笑一声:“你恐怕不知道,去年白松江修河堤拨款的那三百万两,我估摸着,至少有二百五十万两进了其他人的腰包,大头去了那位宫里,其余的大小官员瓜分个干净,修河堤?怕是修他们的官路。”
  窦明轩倒抽了一口凉气:“五十万两能做什么?更不要说岑州那一带地形恶劣,这群人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
  恭王道:“总之,这件事情要查,但是怎么个查法,查不查得下去,却是不知道了。”
  马车里静默半晌,窦明轩忽然道:“王爷,这是您的机会。”
  昏暗的灯光中,恭王的眼睛里闪出一丝光来,他慢慢地道:“慎言。”
  窦明轩顿时凛然:“是。”
  第 113 章
  翰林院。
  “谢修撰, 我先走了。”
  一个同僚收拾了笔墨, 将自己桌上的蜡烛吹灭了,谢翎道:“慢走。”
  他手中的笔却不停,继续飞快地写着, 不时扫了一眼左边摊开的书册, 正是那几本国史。
  自从谢翎被元霍安排来修国史时, 到如今已有小半个月之久了,翰林院是个有点神奇的地方, 待得越久, 谢翎就越沉得住气,空气中弥漫着新墨的味道,令人很快便定下心来。
  他写下最后一个字,这才搁下笔,将写好晾干的纸都一一整理好,放在柜子里, 然后收拾一番, 吹灭了烛火,离开了翰林院。
  入了夜,平常这路上已经没有人了, 所以今天前面有一个人打着灯笼站在大门边,谢翎还觉得有些异样, 盯着那人看了一眼, 却见那人朝他这边迎了过来:“可是谢翎谢大人?”
  对方一口便喊出了他的名字,可见是特意等在这里的, 谢翎停住了脚步,打量他几眼,道:“我是,有何贵干?”
  那人笑道:“小人是礼部尚书窦大人的家仆,窦大人着小人特意前来,请谢大人过府一叙。”
  “原来是恩师府上,”谢翎道:“有劳带路。”
  那仆人忙道:“马车就在前面等着,谢大人请了。”
  谢翎已不是第一次来窦府了,自从授了翰林院修撰的官职之后,他又来过几回,只不过夜里来,还是头一回。
  谢翎想不到窦明轩忽然邀自己前来做什么,还是在这个时候。
  等到了花厅时,窦明轩正在对着棋盘冥思苦想,见了他来,连忙道:“你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