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4)(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们走吧,该去书铺了。
  沈嘉回神,为刚才那一瞬的茫然而失落,他永远都回不去了,而且这里有他的爱人,他怎么舍得回去呢?
  ?作者闲话:(第一卷 完)
  第九十九章 慈善基金会
  四海书铺的夜晚也是热闹的,但这种热闹与刚才大街上的热闹不同,一楼的书架旁隔出了一块空间给寒门学子看书用,人虽多却静悄悄的,二楼的雅间里一群风流雅士聚集在一起谈古论今,或是绞尽脑汁想写出一篇千古奇文寄到学士府能被选中刊登在报纸上。
  沈嘉带着赵庭上来的时候一个身穿锦衣的富家公子捧着刚写完的诗作哈哈大笑,当下就塞进信封里写上地址名讳让小厮送去投稿。
  这一次我一定能选上!富家公子自信满满地说。
  裴公子,你这话都说了几回了,至今也瞧见报纸上有您的大名出现啊。
  姓裴的富家公子双手叉腰,抬着下巴高傲地说:那是因为我每回都猜错了主题,这几期报纸不是与战争有关就是与民生有关,我的大作难道还比不上报纸上那些?
  同桌的学子们哈哈大笑起来,裴公子,你的大作我们可是一回都没见到过,也不知是天上的明月还是地上的泥土,不如拿出来我们品一品,若真那么好,我们一起去跟吴大人反应,就说他老人家选稿不公。
  咳这个不太好吧,吴大学士也未必做得了主,这肯定是朝廷要求的,否则为何那闲居散人每回的作品都能那么契合主题?
  裴兄是想说,吴大人给闲居散人漏题了吧?如果是这样,那他的作品能选上也不奇怪。
  裴公子眼睛一亮,对,一定是这样,谁知道闲居散人是谁的号?说不定就是朝廷中人。
  沈嘉用这个号刊登作品在朝堂上不是秘密,但大臣们不会特意替他宣扬出去,百姓间还无人知道这个人就是沈嘉。
  也有人鄙夷地说:你们就比自欺欺人了,承认人家比你厉害很难吗?就算给你漏题,你能写出比闲居散人更好的作品?
  众人又大笑起来,如今民间学子掀起了一股文学热,每一期报纸上刊登的文章诗词都会有无数人拿来品读,然后跟风写出更多的作品,连青楼妓馆每日都能有新的词曲诞生。
  然后还有人看到了商机,从中选出了一些上等的佳作合订成集,再刊印出来售卖,生意出奇的好。
  赵庭看了沈嘉一眼,他可是知道闲居散人是谁的,小声问:沈大人怎么没把自己是闲居散人的事情告诉他人?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过段时间他们自然就知道了。沈嘉原本就没打算用这个扬名,那些诗词都是他抄的,又不是原创,只是为了时局而选择合适的诗词激励大众。
  掌柜地追上楼,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说:沈大人来的不凑巧,我家老爷不在铺子里。
  沈嘉并不介意,只是好奇地问:我还以为你家老爷一年到头都住在书铺里呢,这是去哪儿了?
  今儿是老夫人的忌日,老爷恐怕是去拜祭了。
  原来如此,那是我们来的不凑巧。沈嘉问赵庭是要留下来和这群学子一起讨论还是回去。
  赵庭也想结识一些朝廷外的学子,看看他们平日是怎么学习的,但刚才听了里面那些人的谈话,只觉得虚妄的很,并不值得浪费时间。
  回去吧,沈大人可愿意与我一同进宫?
  赵庭发出邀请,沈嘉想到这个时间赵璋应该还在宫里,就答应了,两人下楼的时候碰到了一群学子,沈嘉本没放在心上,还是有人喊了他一句:沈大人。
  沈嘉循声看去,认出了几个人,正是之前在相国寺后山见到的那群学子中的几人,其中一个叫柏宴,相貌极其俊朗,在一群人中鹤立鸡群。
  沈嘉朝他们点点头,有意无意地将赵庭挡在身后,免得有人认出他来,他笑着问:几位也是来书铺谈学的?
  柏宴走上前施礼,回答道:正是,今日报纸上市,我等选了这里一起拜读,沈大人若是有时间,可否留下指点一二?
  沈嘉没答应,本官还有事得先离开,不过你们若是对报纸上的学问有疑问可以写信投入信箱,会有人替你们答疑解惑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