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2 / 4)
好在他打听清楚了,道:阿姊的田是跟大公子买的,因为阿姊说她要种土豆,土豆十分高产,能解决军粮的问题。
钟造:
他呆滞了片刻,声音都拔高了许多:什么豆?
土豆,据说是阿姊从岭南带回来的,而且阿姊放火烧田之前,刚好收了一茬,一亩足足有三十石。不过这些土豆都给了云家,大公子已经派人到望仙乡去取种了。
一亩稻田最肥沃的田能产五石米,而这土豆一亩便能产六倍于米,难怪大公子会二话不说便给钟起渊弄来那么多田。
魏王石洪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可天下还有许多拥兵自重的藩镇不服,不仅没有交税,还要问朝廷要粮饷。魏王不惯着他们,难免会兴兵,而每到打仗,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粮草问题。
钟造身为户部尚书,主管户籍财政,最清楚粮草的需求与支出。因此钟起渊直接找大公子献上土豆,若真的解决了粮草问题,那定是大功一件。
想明白之后,钟造的心情也十分复杂。
他以为自己能拿捏住钟起渊,孰料钟起渊转头就找了个强硬的靠山,顺便坑了他一把。大公子石玄明身为石洪的嫡长子,将来也必定继承大位,钟家若能与他拉进关系,也算是一种投资。可得知自己的庶女与三公子石玄微的事情,并且接到石玄微抛出的橄榄枝后,却传出钟家站队大公子的事情,那他就里外不是人了。
阻拦钟起渊与石玄明接触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他要么跟钟起渊划清楚界限,要么舍弃石玄微而投靠石玄明,又或者脚踏两只船,干脆两边都下注。
他还未拿定主意,钟起渊便已经猜到了他的想法,所以当初跟石玄明接触时,她事先说明了:贫道乃出家人,虽俗家姓氏为钟氏,但已脱离尘世、心静无为。献计解决粮草问题也不过是为了天下苍生,故而贫道不求名利,只想安安静静地修行。
石玄明道:我明白了,这几十亩田我便赠予道长,等栽培出足够的土豆做种后,这几十亩田的收成便完全归道长所有。而有我在一日,我便能保道长清静无忧一日。
事后,麾下问他:大公子,为何不直接与钟尚书详谈?
石玄明勾了勾唇,道:你还不明白吗?她已经与钟造划清界限了,而且她这是在帮我。
他说着,脸色微沉,老三近来大出风头,四处造势称自己战功累累、文武双全,我呢?虽被阿耶安排在后方监国、处理政务、主持大局,可又有谁看得见我的功劳?我若不主动出击,将来必为老三所鱼肉。
这两年,石玄微娶了侍卫亲军都虞侯之女,又打了几场胜仗,便有人天天在石洪面前称赞他。石玄明处处被他压一头,心里早已产生不满。
他太需要一份功绩来对抗老三,以维持自己长子的地位了。所以钟起渊献出土豆时,他几乎不怎么考虑就应下了她提出的要求。
既然选择跟钟起渊合作,钟造那边他就需要晾着了。
当钟造发现石玄明迟迟没有让人来与他接洽的意思,而石玄微又对他产生芥蒂时,他才意识到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他想象得那么理所当然。
明白孟氏是铁了心不会配合他之后,他才收起大家长的自高自大,亲自前往芙蓉观找孟氏。
他观察孟氏,发现孟氏越发端庄大方,比起小家子气的周氏,她更符合当家主母的形象。只是她被钟起渊带坏了,不以夫为纲,反而纵容女儿处处与他作对!
考虑到利益,他只能忍气吞声,放下身段认错:是我疏忽,没有让人到码头接你们。
他还不忘甩锅,可你们回来了,也该派人来说一声呀,我定会及时派人去接你们的!
孟氏冷眼看他狡辩。等他说完,才道:呵,你若真有心,就不该逼我们来这儿,也不会过了这么多天才来见我们。
短短一句话便撕开了他虚伪的面孔。他一直在等着她们服软示弱,而从未将她们当独立的人来对待,更不曾给予她们尊重,一言一行都流露出了他的傲慢与自大。
如此之人,孟氏自不会给他留情面。
钟造目光一沉,放话威吓:你以为在这满地权贵的洛阳,没有我的庇佑,你们能有好日子?别以为给大公子献什么土豆就能获得大王的青睐!只有男人与权力才是你们立足的根本,两者都没有,你们迟早会被厌弃!
孟氏微微一笑:滚。
钟造铁青着脸色离去,回去后便嚷嚷着要休妻。
孟氏便去找魏王妃告状:他凭什么休妻?我还想休夫呢! ↑返回顶部↑
钟造:
他呆滞了片刻,声音都拔高了许多:什么豆?
土豆,据说是阿姊从岭南带回来的,而且阿姊放火烧田之前,刚好收了一茬,一亩足足有三十石。不过这些土豆都给了云家,大公子已经派人到望仙乡去取种了。
一亩稻田最肥沃的田能产五石米,而这土豆一亩便能产六倍于米,难怪大公子会二话不说便给钟起渊弄来那么多田。
魏王石洪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可天下还有许多拥兵自重的藩镇不服,不仅没有交税,还要问朝廷要粮饷。魏王不惯着他们,难免会兴兵,而每到打仗,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粮草问题。
钟造身为户部尚书,主管户籍财政,最清楚粮草的需求与支出。因此钟起渊直接找大公子献上土豆,若真的解决了粮草问题,那定是大功一件。
想明白之后,钟造的心情也十分复杂。
他以为自己能拿捏住钟起渊,孰料钟起渊转头就找了个强硬的靠山,顺便坑了他一把。大公子石玄明身为石洪的嫡长子,将来也必定继承大位,钟家若能与他拉进关系,也算是一种投资。可得知自己的庶女与三公子石玄微的事情,并且接到石玄微抛出的橄榄枝后,却传出钟家站队大公子的事情,那他就里外不是人了。
阻拦钟起渊与石玄明接触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他要么跟钟起渊划清楚界限,要么舍弃石玄微而投靠石玄明,又或者脚踏两只船,干脆两边都下注。
他还未拿定主意,钟起渊便已经猜到了他的想法,所以当初跟石玄明接触时,她事先说明了:贫道乃出家人,虽俗家姓氏为钟氏,但已脱离尘世、心静无为。献计解决粮草问题也不过是为了天下苍生,故而贫道不求名利,只想安安静静地修行。
石玄明道:我明白了,这几十亩田我便赠予道长,等栽培出足够的土豆做种后,这几十亩田的收成便完全归道长所有。而有我在一日,我便能保道长清静无忧一日。
事后,麾下问他:大公子,为何不直接与钟尚书详谈?
石玄明勾了勾唇,道:你还不明白吗?她已经与钟造划清界限了,而且她这是在帮我。
他说着,脸色微沉,老三近来大出风头,四处造势称自己战功累累、文武双全,我呢?虽被阿耶安排在后方监国、处理政务、主持大局,可又有谁看得见我的功劳?我若不主动出击,将来必为老三所鱼肉。
这两年,石玄微娶了侍卫亲军都虞侯之女,又打了几场胜仗,便有人天天在石洪面前称赞他。石玄明处处被他压一头,心里早已产生不满。
他太需要一份功绩来对抗老三,以维持自己长子的地位了。所以钟起渊献出土豆时,他几乎不怎么考虑就应下了她提出的要求。
既然选择跟钟起渊合作,钟造那边他就需要晾着了。
当钟造发现石玄明迟迟没有让人来与他接洽的意思,而石玄微又对他产生芥蒂时,他才意识到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他想象得那么理所当然。
明白孟氏是铁了心不会配合他之后,他才收起大家长的自高自大,亲自前往芙蓉观找孟氏。
他观察孟氏,发现孟氏越发端庄大方,比起小家子气的周氏,她更符合当家主母的形象。只是她被钟起渊带坏了,不以夫为纲,反而纵容女儿处处与他作对!
考虑到利益,他只能忍气吞声,放下身段认错:是我疏忽,没有让人到码头接你们。
他还不忘甩锅,可你们回来了,也该派人来说一声呀,我定会及时派人去接你们的!
孟氏冷眼看他狡辩。等他说完,才道:呵,你若真有心,就不该逼我们来这儿,也不会过了这么多天才来见我们。
短短一句话便撕开了他虚伪的面孔。他一直在等着她们服软示弱,而从未将她们当独立的人来对待,更不曾给予她们尊重,一言一行都流露出了他的傲慢与自大。
如此之人,孟氏自不会给他留情面。
钟造目光一沉,放话威吓:你以为在这满地权贵的洛阳,没有我的庇佑,你们能有好日子?别以为给大公子献什么土豆就能获得大王的青睐!只有男人与权力才是你们立足的根本,两者都没有,你们迟早会被厌弃!
孟氏微微一笑:滚。
钟造铁青着脸色离去,回去后便嚷嚷着要休妻。
孟氏便去找魏王妃告状:他凭什么休妻?我还想休夫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