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53节(4 / 4)
木白呆愣半晌,看着面前忽然充满了学术气氛的现场,表情渐渐严肃了起来——他发现了教科书问题的严重性。
起先,木白觉得自己地处不太受汉文化影响的云南,教科书落后有误也是正常的,但没想到这些人有的来自于出版业繁荣的福建,有的来自于商贸极其发达的广州,有的来自于人文荟萃的四川,居然多多少少都有几册书是自己不那么确定的。
他喃喃开口:“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材版本吗?”
“此前,元政府治国,哪里顾得上这些?他们不糟蹋书册已经不错了。”一个学生将自己的宣纸抽出来一叠放到木白面前方便他抄录,顺手摸了摸小孩的脑袋笑着道,“大明建国也不过十五年,做教材刻石经没有十几二十年完成不了,我们这代只能将就一下了。”
没这个道理,书刊的校对纠正又不是非石刻不可,石刻只是更方便保存,但放到印刷上还应当是以木刻为主。
只要国家将正确的书册发到地方官员手里,再要求地方的书局校正当地书社刻板即可。
书社的模板没错,那么起码几十年内于当地流传的正本便不会有误。 ↑返回顶部↑
起先,木白觉得自己地处不太受汉文化影响的云南,教科书落后有误也是正常的,但没想到这些人有的来自于出版业繁荣的福建,有的来自于商贸极其发达的广州,有的来自于人文荟萃的四川,居然多多少少都有几册书是自己不那么确定的。
他喃喃开口:“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教材版本吗?”
“此前,元政府治国,哪里顾得上这些?他们不糟蹋书册已经不错了。”一个学生将自己的宣纸抽出来一叠放到木白面前方便他抄录,顺手摸了摸小孩的脑袋笑着道,“大明建国也不过十五年,做教材刻石经没有十几二十年完成不了,我们这代只能将就一下了。”
没这个道理,书刊的校对纠正又不是非石刻不可,石刻只是更方便保存,但放到印刷上还应当是以木刻为主。
只要国家将正确的书册发到地方官员手里,再要求地方的书局校正当地书社刻板即可。
书社的模板没错,那么起码几十年内于当地流传的正本便不会有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