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2 / 5)
随着嗤的一声轻响,他低头看到胸前穿出的一点剑尖。
什么不可能孟云池的声音幽幽在他身后响起。
他将穿透魔物胸口的长剑一收,锋利的剑刃再一次划过血肉,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
对方踉跄两步,险些倒地,被那地上的扭曲身形抬手抓住了脚下长靴。它从喉咙里发出模糊的音节,恍若渴求着什么,在孟云池淡漠的目光下得到默许,原本缓慢不已的动作忽然变得极快,瞬息间便缠到那魔物的身上,张开了嘴。
那张嘴无限裂开,仿佛没有下限一般从唇角张裂到颈根,底下口中长满了獠牙,让人不禁联想到七鳃鳗的口器。
那嘴一张一合,咬下了魔物后肩的一大块肉,尝到血腥味,它眼中猝然迸发出贪婪神色,绞着魔物的身体大掌往对方的头顶一盖,觑准了这具身体里藏着的美味灵魂,再次张嘴。
魔物忽然迸发出一声叫唤,登时黑气大盛,周围的景色再次破碎,定晴一看,他们已回到那片竹林里。
魔物不见踪影。
没有尝到最想要的东西,那辨不出形状的身影动作缓慢的舔了舔掌爪中抓下来的残留血液,像树懒一样慢慢朝孟云池爬过来。
孟云池低头看了它片刻,淡淡道:滚回去。
那东西缩了缩,倏尔身影消失在原地。
闵行远坐在窗边看着手中的一个小巧的拨浪鼓,握着小鼓的把手摇了摇,鼓面登时被敲出咚咚的响声,富有节奏。
他用手指抚了抚鼓面,忽而手中渗出魔气,一点一点的将手中小鼓腐蚀毁去,在空中湮灭成尘埃。
闵行远拍了拍手,继续望着窗外,神色冷沉。
孟云池是在后半夜回来的,他收起长剑,发现寝宫里亮着一盏小灯,闵行远端端正正的坐在小灯之前,捧着一本书在看。
师尊回来了。盘腿坐在榻上的小身影跑下来,绕着孟云池道:那魔物怎么样可有哪里受伤
无。
孟云池瞥了眼桌上的豆点小灯,怎么还不睡
闵行远仰着小脸:我担心,我得先等师尊回来。
是么,孟云池给自己捏了个净身诀,将闵行远带上床,天色不早了,早些睡吧。
好,师尊。
孟云池抬手灭了灯,转身离去。
翌日郑颉皖早早召见孟云池,却得知孟长老并未归来,寝宫里只闵行远一人。
他心里一直有只猫儿在挠似的,明明早已急不可耐,却又不得不强自将情绪按压下来,接见吏部尚书商讨今年的科考事宜。
陛下。那耄耋老人见他心不在焉,肃穆苍老的声音回响在殿内,唤回他的神智,道:陛下可是觉得还有哪里不妥
并无。
郑颉皖低头抿一口茶,借故掩去眼中的不耐。
陛下是当今的天子国君,统率天下,理当对国事上心些,这满朝的大小事宜都等着陛下定夺的旨意,马虎不得,还请陛下多多注意一言一行,莫要再沉迷于不相干的琐事里误了国家大策决断。
邵玉清是开国元老,也是朝中唯一一个敢这样毫不忌讳向郑颉皖谏言的人。
都说忠言逆耳,但是忠言太多,强调了一遍又一遍,就变得刺耳了。 ↑返回顶部↑
什么不可能孟云池的声音幽幽在他身后响起。
他将穿透魔物胸口的长剑一收,锋利的剑刃再一次划过血肉,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
对方踉跄两步,险些倒地,被那地上的扭曲身形抬手抓住了脚下长靴。它从喉咙里发出模糊的音节,恍若渴求着什么,在孟云池淡漠的目光下得到默许,原本缓慢不已的动作忽然变得极快,瞬息间便缠到那魔物的身上,张开了嘴。
那张嘴无限裂开,仿佛没有下限一般从唇角张裂到颈根,底下口中长满了獠牙,让人不禁联想到七鳃鳗的口器。
那嘴一张一合,咬下了魔物后肩的一大块肉,尝到血腥味,它眼中猝然迸发出贪婪神色,绞着魔物的身体大掌往对方的头顶一盖,觑准了这具身体里藏着的美味灵魂,再次张嘴。
魔物忽然迸发出一声叫唤,登时黑气大盛,周围的景色再次破碎,定晴一看,他们已回到那片竹林里。
魔物不见踪影。
没有尝到最想要的东西,那辨不出形状的身影动作缓慢的舔了舔掌爪中抓下来的残留血液,像树懒一样慢慢朝孟云池爬过来。
孟云池低头看了它片刻,淡淡道:滚回去。
那东西缩了缩,倏尔身影消失在原地。
闵行远坐在窗边看着手中的一个小巧的拨浪鼓,握着小鼓的把手摇了摇,鼓面登时被敲出咚咚的响声,富有节奏。
他用手指抚了抚鼓面,忽而手中渗出魔气,一点一点的将手中小鼓腐蚀毁去,在空中湮灭成尘埃。
闵行远拍了拍手,继续望着窗外,神色冷沉。
孟云池是在后半夜回来的,他收起长剑,发现寝宫里亮着一盏小灯,闵行远端端正正的坐在小灯之前,捧着一本书在看。
师尊回来了。盘腿坐在榻上的小身影跑下来,绕着孟云池道:那魔物怎么样可有哪里受伤
无。
孟云池瞥了眼桌上的豆点小灯,怎么还不睡
闵行远仰着小脸:我担心,我得先等师尊回来。
是么,孟云池给自己捏了个净身诀,将闵行远带上床,天色不早了,早些睡吧。
好,师尊。
孟云池抬手灭了灯,转身离去。
翌日郑颉皖早早召见孟云池,却得知孟长老并未归来,寝宫里只闵行远一人。
他心里一直有只猫儿在挠似的,明明早已急不可耐,却又不得不强自将情绪按压下来,接见吏部尚书商讨今年的科考事宜。
陛下。那耄耋老人见他心不在焉,肃穆苍老的声音回响在殿内,唤回他的神智,道:陛下可是觉得还有哪里不妥
并无。
郑颉皖低头抿一口茶,借故掩去眼中的不耐。
陛下是当今的天子国君,统率天下,理当对国事上心些,这满朝的大小事宜都等着陛下定夺的旨意,马虎不得,还请陛下多多注意一言一行,莫要再沉迷于不相干的琐事里误了国家大策决断。
邵玉清是开国元老,也是朝中唯一一个敢这样毫不忌讳向郑颉皖谏言的人。
都说忠言逆耳,但是忠言太多,强调了一遍又一遍,就变得刺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