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主与世子倒也是郎才女貌,而且据我所知,世子也一直未论婚事,好像就是等着这佳偶天成,等着这段缘份似的,”只要骄阳公主配得不是她儿子,冲着骄阳公主对她儿子的照顾,她愿意说尽天下好话。
  “但愿如此吧,”永林伯凭着多年对各方事情的灵敏度,中肯地给出这几个字来。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你说咱们家嘉儿能找个什么样的,我最近一直给他相看呢!”别人儿子的婚事,永林伯夫人至多是关心一嘴,还是她自己儿子的婚事重要,她为数不多的黑头发都要愁白得一根不剩了。
  “那就劳夫人多费费心了,你那活宝儿子,可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依他看,找个温柔贤惠的,不如找个母夜叉实用。至少不会被他儿子早早气死。
  永林伯一句气死人不偿命的话说完,抚袖去了前堂书房。
  留下永林伯夫人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愤愤说道:“说得好像不是你儿子似的。”她就不信找不到。
  永林伯夫人这犹自气得未舒解,前堂门房有人来报,说门口有一对姓秦的母女寻上门来,还拿着他们家三爷贴身带的玉佩。
  永林伯夫人惊得立时站了起来,顿觉头皮发麻,自知这是有什么不好的东西招惹上门了。
  与永林伯夫人一般愁的,还有镇国公夫人。
  好事这个东西,像西瓜那么大还犹称得上是好事,要是长得像榴莲那样的外表,可就称不上什么好事了,何况是天大好事忽然砸到头顶。
  镇国公夫人还未感受到喜呢,惊就来临。
  她不明白为什么她儿子对这桩婚事反应如此强烈,几乎是镇国公刚说,她儿子就立刻表示反对了。
  “这桩婚事是轮得到你多说话的吗?”别看镇国公是文人出身,但脾气向来不好,特别是教子方面,一向趋于严父,从来说一不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况还是圣上赐婚,君臣之道、礼仪纲常,读了这些年的圣贤书,你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当今圣上忽找他过去,与他说了骄阳公主与自家儿子的婚事时,他也是大为吃惊,面上却不敢表现半分,只说犬子鲁钝,怕是委屈了骄阳公主。
  这般话,他是真心实意说的,可是皇上却未觉出他半分心意来,只当他是客气的面上话,还大手一挥,说他谦虚了,说他的儿子自然是极好极好的。
  他儿子好,他自己还不知道吗?问题是他儿子再好,他也没想到让他儿子好到‘锦上添花’去娶位公主进门啊。
  本朝虽没有强制驸马不可参政,但尚了公主有好结局的驸马,大印朝还没出现过一个呢。
  唉,实在是从太/祖建国以来,大印公主的名声,就未好过哪里。
  瞧瞧本朝的富昌侯,再瞧瞧前朝的张驸马,皆是头顶挂绿。不挂绿的,也鲜少有几个夫妻和睦的,家宅安宁的啊。
  且驸马不可纳妾,万一骄阳公主生不出儿子来,他家岂不是要断子绝孙了?
  太宗朝时,原宁公主就是因为生不出儿子来,原宁公主的驸马偷偷纳妾,惹毛了原宁公主,被原宁公主一把菜刀剁了命根子不说,还把那个已经还怀孕七个月的妾沉了塘。
  简直是骇人听闻啊。
  大印的公主们,就是这般积累下凶悍的名声的,一个比一个厉害强悍、青出于蓝胜于蓝的。
  到了当今赢帝这一朝时,骄阳公主又是惟一一位公主,还有一个萧华长公主那般无人企及的娘,他觉得他的三叉神经好痛。
  他这里已经够头疼的了,他儿子还上来就一句,他死也不娶骄阳公主,你说他还能有什么好脾气不成?
  镇国公夫人见着父子两个僵持在那儿了,连忙开口劝道:“我的儿,听你父亲的,不可强来,那骄阳公主为娘在她的及笄宴上,也是亲眼看过的,不提相貌如何倾国倾城,只说性子婉约淑慎,绝计与她娘不同的。”
  单论骄阳公主本人,镇国公夫人还是很相中的,小姑娘长得貌美,性子温婉,举手抬足都是自成一体的柔和谦静。
  若是只出身富昌侯府,没有一个萧华长公主那么厉害的娘,她家八抬大轿娶回来,也是心甘情愿的。
  有一个萧华长公主那样厉害的娘和皇室公主的出身,却是一把双刃剑。
  自己儿子和骄阳公主处得好了,凭着萧华长公主的势力,自己儿子一辈子仕途不愁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