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帝认定就是他认为的那样,笑得更开心,“你家里也有个为难你的老人,真好笑,可惜那你家的家务事,朕插不了手。不然的话,朕真想帮你一把,帮你从水深火热之中拉出来。奈何啊,一个孝,就可把个好端端人的名声摧毁殆尽。”
  贾琏无奈笑,点点头,叹了句:“圣上明察秋毫。”
  皇上那句“你家里也”中的那个“也”彻底把他给出卖了。可见皇帝此刻是通贾琏感同身受的,他觉得贾琏上面有荣府老太太压着,而自己的上面有太上皇压着。俩人有共同的处境,令皇帝自觉在贾琏身上找到了共同感,所以皇帝对贾琏这个臣子是更加满意了。
  似乎有人跟他受一样的罪,他所遭受的不快就能轻一点。真好啊!忽然轻松了!
  皇帝乐颠颠地饮了口茶,忽觉得自己干什么都有劲儿了,点头示意吏部尚书可以奏报了。
  “圣上,”吏部尚书把奏折呈上去,小心地发音道,“玉州知府请辞了。”
  “有一个请辞的,”皇帝叹了句,想到第一个请辞的贾政,这厮的请辞他肯定不会准。才打发他回家养病,就又回来了,再打发走,罢黜官职,如此曲折的折腾肯定更会引起太上皇的主意。“你二叔的事儿我不准,既然他身子难受还没好,就一直在家休养就是。朕早说了,官位给他留着,就给他留着。”
  贾琏谢了恩。
  吏部尚书有心听了这话,不禁感慨皇上恩惠大。他倒不觉得贾政如何,认定皇上会如此给面子,全都是贾琏的功劳,心里对贾琏更加佩服,同时也对皇帝对贾琏的恩宠程度有了进一步的深刻认识。
  回头出去了,他一定要好好提醒自己的几位同僚好友,少惹贾琏多讨好才是正道。
  贾琏对玉州知府请辞的事儿挺好奇,毕竟他接下来一步就要在玉州执行,关键时刻知府竟然请辞了,那谁来配合他工作。本来诸多事宜都已经跟这位玉州知府交代了,刚刚协调好,工部已经准备三天后动工,他却突然请辞,徒增了许多麻烦。
  皇帝仔细阅读了奏章,脸色突变,大骂他:“胡闹!这是什么混账理由?他竟然想停妻再娶!”
  哈?
  贾琏抖了抖眉毛。
  宋律有明确规定:“有妻更娶者,徒一年。”为官者,因此而被削官那是必然。他丝毫不瞒着,还知道主动请辞,可见这厮是觉得真爱大于前途,愿意为爱牺牲一切。
  难得碰见这么感性不负责任的人儿,贾琏真该为这个稀有概率拍手称赞。
  呵呵,停妻再娶,他爱怎么就怎么,就是去死贾琏也不会管,可为什么偏偏在他们交接完诸类事物的时候,他撒手!
  贾琏暗吸口气,眯起眼睛
  “圣上,您看这件事该怎么办?”吏部尚书左右为难的问。
  皇帝皱眉,不耐烦的翘起食指敲了敲桌面。“这事儿……”
  这是很明显该怎么处置,皇帝到现在还犹豫,吏部尚书也犹豫求主意,看来这位玉州知府的身份不一般。
  从御书房出来后,贾琏便等着吏部尚书,俩人一同往宫外走。
  “刚才我见圣上和你都有犹豫,可是因为这位玉州知府身份上有什么不同?”
  “贾大人猜对了!这位玉州知府正是皇后娘娘的亲外甥。”
  贾琏明白了,难不得皇帝刚才会是那副反应,原来他是要妻子的面子。
  “贾大人,这玉州知府突然请辞,一时估计很难派谁去接替他。你在玉州即将要干大事儿,这不是耽误你么?”
  “主要是土地的交接。”贾琏淡淡叹了句,也没什么好说。具体如何,还要看皇帝是什么样的态度了。
  二人还没走到地方,就见远远一人穿着官服,快着步伐跑过来。贾琏一瞧他穿的是从三品的衣裳,心里突然有数了。
  “下官李永信拜见两位尚书大人。”
  吏部尚书打量这人,四十出头,蓄着山羊胡子,一脸低眉顺目,看起来老实巴交的。“这面孔可新鲜,贾大人您可见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